披麻戴孝招魂引渡吳福生事件死難者:東港義民爺祭

【林爽文與英靈祭祀專輯(3)】

圖文:陳進成(地方文史工作者)

昔日東港因地理環境的優勢,吸引先民前來聚集墾居,頻繁貿易使東港提升為全台三大天然重要港口之一,更使地方繁榮富裕,卻也因此成了盜匪不斷前來掠奪的誘因。在台灣,清代每逢重大事件,如乾隆年間林爽文事件、嘉慶年間蔡牽事件、道光年間張丙事件及咸豐年間的林恭事件等,東港皆有受到波及。

東港居民為了讓這些因為事件而不幸喪命的先民們終有所祀,於是商議組織義民爺祭祀會,藉著祭祀以慰在天之靈的義民。從清代至今,義民爺的祭祀並無固定的場所,每年隨著不同爐主而改變,因此若不靠曾參與祭祀的信眾提供資訊,要找到其蹤跡實在不容易。

每年農曆2月11日下午,值年爐主在自家前佈置簡單祭祀場所,鮮花素果、紅圓糖塔皆具,清酒牲禮、疏文紙帛以示誠敬,並以五支引魂幡(日後同金銀紙錢火化),聘請歌仔戲酬謝神恩,近年則改成夜間「作電影」。

簡單祭壇

簡單祭壇

義民爺並無神像,而是以一座紅色令牌作為所有義民爺的代表,有些爐主會將記載祭祀義民爺源由的字軸掛在場中,此字軸由地方仕紳王隨能先生撰寫,讓參拜者能觀看並瞭解這段歷史,依據字軸內容推測,應是源自清雍正十年之吳福生事件,其內容為:

敘述當年事故的字軸

敘述當年事故的字軸

「本鎮以逐年二月十二日義民爺生日之由來,據民間各種傳說,在經筆者尋各方面蒐集資料研究,並考證所得,約在雍正時代,距今二百年前,當時政治至極萎頹,台灣到處盜匪作亂,結群成黨各據一方,殺人放火、搶劫姦淫,橫行霸道無所不用其極,居民塗灰無計聊生。當時東港地方堪稱富庶,住民純樸融合、安居樂業,亦即盜匪覬覦地方勢所難以避免盜匪之蹂躪,東港屬當時鳳山縣治下邊陲,官方為顧及地方人民生命財產,曾在置有團總營駐鎮東港,及今佑稱行臺,保護地方安寧,嚴防盜匪之來犯,亦有戒心。東港自置行臺以後,匪盜來犯均在夜黑,化整為零以聲東擊西之勢,少數之駐軍是真無能為力,亦可謂防不勝防之慨,斯時官兵在一籌莫展之下,即召集地方父老協議防犯事宜,防盜為當時當務之急,議決組訓壯丁協防,所謂義民軍之由來。自有民軍協防,曾有一段時間,地方賴以安寧,為因匪盜久未犯,官兵懈惰民防變成虛設,匪盜探知內情便召集各地匪盜,徒於二月十二日陵大舉來犯,時地方軍民尚在熟睡中,匪盜如入無人之境放火搶劫,人民在夢中驚醒,且在暗中呼妻喚子、哀聲震地,官兵一聞匪盜大舉來犯,僅有義民軍對抗,一方發動父老駕駐竹筏,載老少婦孺入海避難,斯時東港海外颶風聚起。瞬間狂風大浪父老乏力抵抗,竹筏有被風浪沖死者,部份竹筏被吹靠海灘,民軍曹此以外無暇兼顧,匪盜來此民心散亂,大肆搶奪斬殺,近灘淺水一時變成血海,此次婦孺犧牲亦不解其數,此為東港最大浩劫。至今有知父老追思及此無不哀痛,自該次匪難之後,官兵增防,重新訓練民軍協防加強,匪亦斂跡,人民安居樂業。二百年前,東港居民近千戶,同日均有致祭先靈,不久之前,民間尚有傳說二月十二日不致祭,非東港人人云此說,亦當時蒙難慘狀壯烈成仁,之後年年有奇蹟靈應不窮,漁民信仰不哀,為紀念民軍宏功,訂二月十二日為義民爺生日,民軍成仁地點在近海,漁民祭祀比較熟盛。日據極端禁民間各種祭典,義民爺生日之拜暫趨式微,台灣光復崇拜自由,民眾猶昔日大事致祭,組織團體輪流祭典,喚起愛國民族精神,願我同仁共勉以勵來茲。
發起人曾炎、康萬來、許茂竹、曾天鎮、謝丙寅、陳木金、周萬來、莊喜、許水蛋、許金火、吳朝進、蔡朝水、蔡萬來、張國加、許龍彪、林水破、林庚申、鄭旺、曾明炎

原民國五十九年二月十二日書
歲次民國六十八年舊曆二月十一日重寫
王隨能敬書

遙祭義民爺

遙祭義民爺

義民爺之祭祀,最特殊的是其祭儀,早年每到冥誕前一日(2月11日)下午三點之前,爐主和家屬一身披麻帶孝裝扮,在道士帶領下到東港水產高中後方海邊,向當年發生事故地點的東港海域,招魂引渡受難者亡魂,脫離那令先人疾心痛悱的地方,爐主持引魂幡引領逝者魂魄回到祭場,接受信眾的祭拜與追思,道士則演法念讖為逝者超渡輪迴。

 

道士恭唸文疏

道士恭唸文疏

 

五支引魂幡

五支引魂幡

由於爐主這身的裝扮,常受到他人的誤解,以為家中發生事故,因一般認定擲得祭祀爐主者是有福氣且是件好事,因此到了六十年代,此項特殊儀式經當年爐主向義民爺焚香稟告,不便披麻執幡的原委,並擲筊得到義民爺的允許而取消,自始義民爺招魂儀式,有些爐主在長請道士舉行引魂儀式,有些爐主則不作此儀式。

 

圍滿金紙的紙船

圍滿金紙的紙船

 

化船載義民爺登岸

化船載義民爺登岸

如今義民爺的祭祀,不再是像以往的盛況了,而目前祭祀會成員有百來位,每人年費兩百元,擲筊榮任爐主的人士,則回贈一塊紅龜裸,近年每到義民爺的祭祀日,筆者就尋找在何處祭祀,若向他人提起大多數人會問筆者:「東港也有拜義民爺喔!不是客家人才有嗎?」在時空的改變,又無固定祭祀場所等因素下,東港民眾大都已不知道有所謂的義民爺祭祀,更何況是瞭解其源由。

東港經歷二、三百年的開墾,每個年代的先民們過著艱辛生活,已非生在現代的我們能感同身受的,祭祀義民爺應非只是雍正年代的先民們,而是擴展到歷代為東港子孫、這塊土地而奉獻身軀的先民;瞭解與探討義民爺祭祀,不只是對東港人文有進一步的認識,學習先民刻苦的精神,更是學習愛護這塊成長的土地,惜福現在所擁有的一切。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溫宗翰、官怡杏

3 comments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