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女的眼淚:澎湖七夕護子祈美的婦幼節習俗

圖文:周舜瑾(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生)

七月初七,俗稱七夕,在民間傳說裡,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近代因為商業行為影響,牛郎織女的戀愛故事被放大,也因此得到「情人節」美譽,增添浪漫氣氛,在詭譎的鬼月裡獨樹一格。

每年七夕正值暑假,恰恰是菊島觀光旺季中的旺季,來到澎湖旅遊的情侶們必定要到雙心石滬或許多觀光景點合照,留下愛的見證,但遊客們可能不知道,七夕這天夕陽西下、華燈初上時,正是澎湖人仰天祭拜七娘媽的關鍵時刻。

從女紅神到護兒神:七娘媽

七夕民俗是源自古老農業社會的重要文化,雖然牛郎織女故事最負盛名,但牛郎織女原本也是天文星辰的自然神話與農業神信仰,經人們的想像後,才開始幻化為民間故事。據王孝廉和洪淑苓的研究,牛郎織女故事於兩漢時期開始人形化,結合了董永孝子傳說與其他民間故事,出現銀河兩岸相隔、含情脈脈的節情元素;魏晉南北朝開始,有了一年一度銀河相會的情節,也深深的影響了民間故事的流傳。

牛女故事中的織女與七仙女被視為護幼的女神,閩南地區的七夕風俗則脫離牛郎織女神話傳統,轉為「七娘媽」信仰,由移民攜入臺灣後,漸進發展出地方特色,成為各地有別的護幼育兒神。七娘媽又有七星娘娘、七星孃、七姑星、天仙娘娘、七仙姐、七仙姑、七仙娘、七娘姑、七星夫人、七星娘仔媽等多種稱呼,至於七娘媽的確切身份,則有北斗七星、北斗七星配偶神、織女、七仙女等多種說法,而以「織女」說法最多,並進一步與成年禮結合,臺灣最著名者為臺南開隆宮的新生兒拜契與「做十六歲」,但其實臺灣祭祀七星娘媽的習俗各地略有不同,非常多元。

【廣告】:民俗亂彈團購限定:免運費並贈精選限量明信片乙組(10張)

【廣告】:民俗亂彈團購限定:免運費且贈精選限量明信片乙組(10張),訂購表單:https://goo.gl/H8rg1Y

簡約的儀式流程:拜七娘媽

臺灣民眾祭拜七娘媽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廟宇祭祀,如臺南開隆宮、雲林七星宮、嘉義福濟宮等這些主祀七娘媽的廟宇;一是民家祭祀,七夕黃昏在自家門口擺香案供拜七娘媽。澎湖從明代開始就是移民的中繼站,民俗生活與信仰自然承襲中國原鄉,因發展上的限制,地方風俗的變遷上較為緩慢,在七夕民俗上,漸漸與臺灣有所區別。

澎湖的七夕祭拜屬於民家祭祀,時間約從下午三點以後至入夜星出,前後莫約不超過兩小時,供品簡單樸素,澎湖人的七夕拜拜,像是家戶日常生活,雖不隱密,亦不張揚,悄悄進行,默默結束,這或許可以解釋,何以清代和日治時期幾乎沒有澎湖七夕節俗的紀錄。

祭拜時,家家戶戶置供桌或板凳於門口或中庭,少數在陽台,準備的供品主要有:七夕粿(或稱糖渣糕仔、糖粿仔、貼粿仔)、花朵、胭脂(或女性化妝、保養用品)、白粉(緣粉)、五色紙(或七色紙)、五色線(或紅紗線)、洗面水(含一條新毛巾)、香、金紙等,有的會另外放剪刀、尺、針線等縫紉用品。七夕粿、油飯、麵線和花朵的數量一般以七為數,另澎湖不產竹,沒有像臺灣那樣使用紙糊七娘媽亭,也沒有七娘媽神瑪。

七夕用七夕粿拜七娘媽

七夕用七夕粿拜七娘媽

供品雖無嚴格規範,存在極大的自由性,可以用油飯、甜白飯、雞酒或甜麵線、酒蛋麵線,白沙地區多用簡單的菜湯飯、炒麵、炒米粉代替七夕粿,許多長輩表示早期澎湖的油飯為白米飯淋上花生油或炒料,和今日所謂糯米製的油飯不同。較為特殊的是馬公雞母塢(五德里),當地居民也有人使用七顆開口朝天的珠螺或畚箕螺作為重要的七夕祭祀品,螺類是澎湖潮間帶常見的生物,頗似黃叔璥《臺海使槎錄》所載「食螺螄以為明目」之俗。

如不想用七夕粿者,也有不少圓形食品可以代替,如麻糬、鳳梨酥、旺旺雪餅、光餅、蛋糕等,端視家人的口味,基本上以圓形為主,有民間傳說認為,這是要用來裝織女的眼淚。

光餅一般用在小孩滿四月收涎,有的民家在七夕這一天用光餅或七夕粿再收涎一次,或是叫孩子坐在戶碇上以七夕粿斷奶,具有通過儀式(rite of passage)的作用。比如,鐵線尾王宅的阿嬤,就讓孫子腳跨在戶碇兩旁,用七夕粿擦嘴幫助收涎,還讓孫子咬一小口七夕粿吐在地上,口唸:「丟一口粿,死後入土,乎六畜吞入肚,保我兒孫無事故。」,吐在地上的粿是要獻給土地和六畜獸靈,意為死後入土,請六畜獸靈吃食這一口粿,不要咬我的兒孫,使兒孫平安無事,七夕粿不只是七娘媽生的供品,還能獻祭與賄賂獸靈,護生度死,用途頗為多元。

孫子兩腳跨在戶碇兩旁,阿嬤用七夕粿擦嘴幫助收涎

孫子兩腳跨在戶碇兩旁,阿嬤用七夕粿擦嘴幫助收涎

祭拜完後焚金紙,將白粉、胭脂置於屋頂或牆角,象徵留給織女打扮使用,五色紙是要給織女換新衣,白粉和五色紙現在有包裝好的現成品,市場購買相當方便。花朵方面,一般用胭脂花和鳳仙花、菜豆花,或是家附近隨手可得的漂亮花朵亦可,要不要灑在洗面水上則隨性;另剪刀、尺、鏡、針線者,多認為是給織女裁製新衣漂亮赴約,而非乞巧用。

澎湖囡仔.七娘媽契子

因祭拜對象為七娘媽,若家中有幼童者,供品裡會準備五色線或紅紗線以絭綰用,通常嬰幼兒使用五色線,學齡兒童使用紅紗線,祭拜完後,由女性長輩為孩童戴上,有時還加掛古銅錢,至來年再換新線,多戴到小學畢業,也有直到戴到16歲成年禮辦理入祖、進補和拜契還願等儀式止。每個絭綰的孩子都成為七娘媽的契子,這是許多澎湖孩子的童年記憶。

祖母為幼兒載五色線

祖母為幼兒載五色線

鐵線尾王宅的阿嬤一邊給孫子載紅線,一邊口唸:「絭綰過後,紅嘎乎你呷嘎老老老。」意為載了紅線,讓你紅到老,「後」和「老」的閩南語發音押幺韻,有諧韻之美,絭綰的紅線不只保佑健康平安,也有長壽的意涵,是很順口的吉祥話。

浮花洗面最美麗

祭拜最後,一般會將花朵放入洗面水中,由女性長輩以毛巾用拜過的洗面水為孩童洗臉、擦手,其他家人也要照做,相傳用拜過七娘媽的水洗臉,會像織女一樣漂亮,又可保平安,此舉實保存了古代浮花洗面遺俗。嵵裡陳宅的阿嬤一邊給孫子擦臉,一邊唸:「七娘媽水(美),洗洗乎水(美)」,即為此意。

充滿母性美的澎湖婦幼節

七夕原本就是具有強烈女性特質的節日,乞巧具有女性美,絭綰則具有母性美,兩者不同,前者可指未婚女性,而「母性」則泛指女性由「孕」而「產」而「育」的過程中,種種愛護子女的生命性質與情懷。

從當代澎湖七夕節俗內容來看,育兒的意味已蓋過乞巧,現今澎湖人拜七娘媽,雖也用針線、尺、剪刀,卻沒有「穿針」的動作,更沒有乞巧會、女兒節,多數人對於獻供縫絍用品,多認為是給織女裁製新衣,以便漂亮赴約,似乎更增添同情、憐憫的心情。澎湖七夕由女性長輩主持祭拜儀式,帶著家中的幼兒向七娘媽祈求,為孩子絭綰,而所謂的女性長輩,不是媽媽,就是祖母,這些角色都是已婚而有子的「母親」,較之乞巧所展現的女性美,澎湖七夕節俗可說是母性精神的更加彰顯,充滿了母性之美,這才是澎湖傳統的「婦幼節」。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溫宗翰、官怡杏

5 comments

楊濟襄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