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青年會議專輯│北港進香的儀式意涵與靈力觀

本文收錄於《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二)》
訂購資訊: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8245

圖文/黃偉強(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生)

農曆正月到三月是媽祖進香的旺季,北港朝天宮每逢周末往往湧入大量的進香人潮,來自全臺的進香團絡繹不絕,紛紛將自身的儀式帶入北港,不同儀式的進行,反映了各個進香團體的靈力詮釋。「靈」在民間信仰的文化語辭中,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概念,第一個是超自然的「靈體」─神與鬼。第二則是則是靈驗,靈驗可以透過信徒的循環論證,而不斷增強,信徒基於靈驗而參拜,越多信徒參拜則表示越靈驗。第三,靈是一種可以分割且流動的能量,即是一般所說的靈力或靈氣。

dsc_2614

北港朝天宮的刈火儀式

本文藉由朝天宮的風水傳說與笨港歷史的論述說明,在客觀的歷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因素之外,北港人如何藉由風水傳說來詮釋朝天宮的靈力來源,而笨港天后宮的歷史爭論所衍生出天后宮一分為三的傳說,引起了北港與新港兩地樹間廟宇的歷史爭論,逐漸影響著進香團的認知,認為整個笨港地區[1]的媽祖廟都是有所關聯,且香火鼎盛可取得靈力的地方。

北港進香的香火儀式以刈火與請火為主。刈火是北港進香中最普遍的香火儀式,在刈火的儀式的過程當中,沾染靈力的神像與乘載聖火的香擔,必須獲得妥善的保護運回,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或是奪取,僅有擔任重要職位的頭人,方能享受到第一股且完整的靈力,而一般的信徒,則是利用聖火引燃線香帶回家中,代表將朝天宮的靈力取回以興旺自家,可見朝天宮取來的「火」代表的是靈力能量。

另一種進香儀式流行於台灣南部,稱為招軍請火,對於南部的進香團而言,聖火不僅是靈力的能量,更是兵馬的具體象徵。因此進香就等於是請領兵將。招軍請火可以分為兩類,一是自祖廟中請廟火,意義同等於刈火,第二種則是於荒山或水邊請火,招募陰魂轉化為兵將,一樣是靈力的取得,但借調自祖廟的兵將威力卻被認為遜於野外招募的陰兵陰將,強弱有別,亦反映著宮廟的自主性。

dsc_5529

招軍儀式

來自各地的進香團憑藉自己的儀式行為達到自身朝拜媽祖、取得靈力、補充兵馬的各種目的,透過儀式與空間環境的互動,外部的群眾構築出屬於朝天宮的神聖空間,也透過不同的進香儀式,呈現出不同的靈力觀。

[1] 泛指北港鎮與新港鄉兩鄉鎮,實際範圍則有不同的依據劃分。

*本文為「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摘要
*會後收入於:《臺灣民俗青年論集(二)》(點選為購書連結)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