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民俗會議專輯】被發明的文化替代性:以米代金的荒謬想像

圖文:陳韋誠(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班)

人類學者莫斯(Mauss)在《禮物》中指出,禮物交換表面上看似自願的行為,但實質上卻是強制和重利的,禮物的給付方和接受方皆具「義務性」,接受者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回贈相等或更多禮物作為回報,因而形成互惠或交換的三個原則:給予(giving)、接受(receiving)、償付(repaying),而這些現象通常發生在政經、法律、宗教、道德,乃至於美學等諸多社會制度與社會活動之中。(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臺北:正中書局,頁66。)

臺灣民間信仰中的金與米

1、會香中互贈金紙

2017年3月,彰化埔鹽順澤宮、溪湖玄天宮、秀水三聖宮三間主祀玄天上帝的廟宇,於溪湖忠覺里舉行盛大的會香儀式,地方相傳這三間廟的香火肇基為泉州南安陳姓一族所攜帶來臺,後因分房與移民,三家分三帝,大上帝供奉於埔鹽、二上帝供奉在溪湖、三上帝則在秀水接受信徒崇祀。

會香過程中,玄天宮先至溪湖糖廠等待其它兩間廟宇的神轎抵達,神轎互相參禮結束後,才一起回到玄天宮,在神轎互相參禮前,三方主事者互贈壽金,玄天宮還另贈兩串鞭炮給予順澤宮與三聖宮,三方皆於神轎前焚化金紙,讓神轎通過金紙火後參禮,參禮完畢,順澤宮與三聖宮點燃鞭炮,與玄天宮一同遶境賜福,神人同歡。

溪湖玄天宮與埔鹽順澤宮主委在神轎參禮前互贈金紙

2、搏爐主時的禮物

每年元宵期間,彰化花壇文德宮皆會舉行迎燈排遶境活動,迎請戴烏紗官帽的福德老爺遶境轄區,庇佑家家戶戶來年平安,迎燈排遶境結束後,於農曆正月20日擲筊選任爐主,是日,各村落代表齊聚廟殿,由該年爐主筊選下一年的爐主、頭家,獲選者接獲電話通知,隨即準備三牲或素果,以及金紙、鞭炮到廟裡答謝,卸任爐主則必須準備相對應數量的蛋糕、蠟燭、金紙,提供新任爐主、頭家到家廳之中祭祀神明、祖先,年復一年地傳承這種送禮與授禮的義務。

花壇文德宮戊戌年爐主幸運獲選後,準備素果與鞭炮、金紙答謝福德老爺。

3、收驚儀式結束後的物質再利用

臺中烏日同安厝同興宮主祀飛天大聖,現今每周三、五固定辦事濟世,亦提供信徒向聖公擲筊,自主備妥金紙、米糧進行收驚,然而,有些信眾認為,經過收驚儀式的白米,並不適合再帶回家中,因此便會捐獻給廟方,提供廟內志工在準備點心時可以使用,有時廟方也會蒐集這些糧食,救濟困苦的信眾。

烏日同興宮的收驚儀式,金紙底下承裝白米。

4、米、金皆具神聖性

臺灣民間經常製作麵龜來祝賀神明壽誕,麵龜通常會以粿、鳳片糕、沙琪瑪等材料製成,近來來則開始出現白米龜、金錢龜等形式。以雲林虎尾廉使永興宮為例,該廟約在2000年代開始於玄天上帝萬壽前,以白米製作大型平安龜提供信眾擲筊迎請,平安龜製作完成後,廟方便會焚香敬祀,直到玄天上帝萬壽慶典結束後,才由平安龜得主陸陸續續迎請回家,而迎請平安龜時,還必須得要焚化金紙與燃點鞭炮後,才能將白米分送給親朋好友,同享平安。

虎尾廉使永興宮歡慶丁酉年玄天上帝萬壽所製作的3600斤平安發財龜

以禮相待的溝通與交融

2010年,環保署於中元期間將減少燒金紙列入地方政府空氣品質改善績效的考評項目,喊出「以米代金」的口號,試圖「倡導」民間社會透過購買白米取代紙錢燃燒的祭拜方式,把原本用來購買線香、金紙的預算,投入公益支出;而這項政策,經2016年經政黨輪替後,繼續沿用迄今,甚至變本加厲提出「拜拜若誠心,不用放炮跟燒金」之標語,招集全臺宮廟,重申環保署的立場。

【延伸閱讀】:環保單位別把民間信仰當作空汙提款機

【延伸閱讀】:環保不能曲解信仰:香與金都是無可取代的物質

一個原本在中元期間提出的「政治口號」,竟荒謬地無限延伸,成為被發明的文化替代性,實非一個具有人文關懷的政府該有的作為,倘若無法貼近地觀點看待地方社會在使用金紙所象徵意義和地方知識,便粗暴地沿用既有的政策,何嘗不是一場蕭規曹隨的政治鬧劇?

上述四個案例中,除了各具地方社會的物質民俗文化外,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知道「米」和「金」是兩個不一樣的「象徵」和「符號」,在不一樣的情境下,人們必須依循這兩個文化載體各自的文化網絡,才能進行溝通與交融(commumion),民間社會透過米和金進行交流,建構了以禮相待的社會互動體系,期盼環保署在制定相關法規時,也能更尊重地方社會的運行機制,而非魯莽地介入與改變。

【延伸閱讀】:不燒金紙?想招惹王爺生氣?|來看重視質材數量的新塭尹王爺金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民俗亂彈版權聲明*

6 comments

  • 就跟有米但是沒有錢買東西是一樣
    國外也是有點蠟燭誦經唱詩歌等祭祀儀式
    要減少空污實質上要從工業交通上重汙染下手
    習俗上占的比例實在是低很多,千年來都沒汙染點香的煙比煮飯都還低
    現在放任工業污染硬扯習俗實在不可取

  • 文化研究者

    想想您說的「米、金皆具神聖性」,所以這一篇文章是要表達什麼?
    人類學的田野觀察,能否另尋起源與背景資料以佐證所述為真?
    宗教的發展,一直都是政治的問題。
    中元節普渡、王爺信仰、信仰媽祖或上帝爺公等,往往背後有政治因素決定發展脈動,文化也有隨時代變遷的重新建構。

  • 小林

    此方角度確實可以重視,金紙由來又是為何?
    小弟再尚未推出這些口號時就不燒金,
    如今亦減少燃香,卻仍感受到神佛的愛護與庇佑,
    或許確實有金紙其意義;相互饋贈、消災、添福等效
    而神又真的需要這些媒介嗎?
    那小弟省下來吧,我不用這些效果,
    就讓空氣好那麼一點點,留給未來地球的主人吧!

  • 謝宗榮

    文化研究者,普度,度、渡,意思不一樣!

  • Pingback: 創意無法替代民俗文化:評荒謬的米功代金政策 – 民俗亂彈

  • Pingback: 燃燒的溫度:談民間信仰中的香金文化 – 民俗亂彈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