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願:談搿豬羊酒民俗觀

鍾昂翰口述(善化道壇道長)、楊秀娟(臺北藝術大學戲劇所博士生)

【編按】:刣豬屠羊是台灣民間信仰經常可見的敬獻儀式,通常是對殺豬宰羊準備各類型牲禮的統稱,其實牲禮內容全臺各地略有不同,展現相當殊異的民俗觀與地方特色;本文作者整理之民俗觀,源自善化鍾昂翰道長口述內容,文末檢附相關履歷參佐。文題與文中所寫「搿」豬羊酒,據作者所言,發音近pue,取雙手合抱之意,相關詞音與字源另待查證。

搿豬羊酒,屬拜天公準備作業的一環,今已少見。

以前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長輩、父母多有許願,希望小孩能獲得天公的庇佑,可以平安順遂的健康長成。待小孩長大成人長成完婚之時就會宰殺一付豬羊,藉此祈藉豬羊來敬獻上蒼以達謝恩賽願這個禮。通常豬羊必須是黑的、公的,且頭尾留鬃;黑色表示純種,留鬃表示完整,即最好的意思。

傳統上有「非禮勿殺」的說法,所以作為謝恩賽願的豬羊不能私宰,即今天齋心來敬謝上蒼不能偷宰殺豬羊,一切皆是從禮出發,是為了禮而殺,並非圖個人口慾,因此需先在案桌前向神明上香讀疏稟報事由,如:何人何時長成完婚所以會敬宰豬羊(又或哪個地方舉行醮典),請神明做見證此付豬羊是為敬獻上蒼所用。

在案桌前向神明上香讀疏稟報事由(楊子攝)

首先準備酒和飯來飼餵豬羊,接著以刀背在神明的面前象徵性的、形式上的在豬羊脖子上劃一下。因為在這個敬獻的潔淨場域中是不能染有汙血的,所以會備妥金紙和紅包拿給這些屠宰人員,再將豬羊載去豬槽處理(現在則是到屠宰場)。

以刀背在神明的面前象徵性的、形式上的在豬羊脖子上劃一下(吳建昇攝)

古早有句話:「萬物為人所養,萬物為人所食。」。意思是:「今天若我沒有飼養你,我就沒有恩德在這些豬羊畜禽的身上,所以我就不能宰殺豬羊。」,這也是豬羊口含柑仔而不是鳳梨的原因,帶有「甘」願來犧牲,是自願的(「柑」與「甘」之台語發音相同,藉此徵用)。

順帶一提,有些敬獻的豬羊旁會放生雞,「雞豬雞羊」祈求「多豬多羊」(「多」與「雞」台語發音相同),豬羊的背上亦會綁上豬羊錢,祈求這些錢日後買的豬隻都可以長的大又快。(以上為地方例,依各地方例而行)

敬獻前,以酒和飯飼餵豬羊,凸顯神聖性(吳建昇攝)

這些豬羊為敬獻上蒼所做的犧牲,可讓這些畜禽早日修完畜業脫離畜牲道的輪迴,帶有「捨身取義,殺身成仁」而後功過能抵超昇福地之意,所以才會有以壽金在屠宰豬羊後抹該隻的豬羊血,並在敬獻上蒼時放在豬羊的背上或頸部,作為一種標記指定為他們所用。一來表示是其已升格為神豬、神羊;一來表示信眾的感念,若沒有這些豬羊的犧牲就不能完成答謝神明、謝恩賽願這個禮。

【口述來源】:善化道壇鍾昂翰道長,法名三允,法職「太上正一盟威經籙上清天樞院伏魔斬邪仙卿兼理玉府內院統轄諸司正常事」,承襲七代道業,祖父鍾作人,承母姓(原陳姓),法名大輔;父鍾永枝,法名羅賦,皆為台南新市、善化知名道長。丙申年任新營太子宮羅天大醮主科行事大法師。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民俗亂彈版權聲明*

4 comments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