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沒有屈原的端午節故事:由傳說看台灣民間社會的端午思維

文/蔡承甫(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生)

在我們這個世代,從幼稚園開始每到端午節,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聽到愛國詩人屈原直諫遭貶、最後滿腹抑鬱跳入汨羅江自盡,當時的人感念他的精忠,將粽子投入江底,希望魚龍水族不要啃食他的屍體……最後他甚至成為了水神,掌管水域等等故事。在我們的教育裡,這樣的說法,似乎標準化了端午節,而這個節日跟粽子與屈原也永遠分不開。

民俗亂彈端午系列文章:
你所不知道的臺灣五月節水陸行事
道教逐瘟與端午競渡的斂毒習俗
五日節的藥草和香包
五虎崗上迎神靖氛:淡水大拜拜

 

但是在台灣,老一輩人對端午節的想像裡,其實是沒有屈原的。包粽子也無關乎這位偉大情操的詩人,而是與唐朝的一場「黃巢造反」有著密切的關聯。這個故事聽自我的外婆。據她口述,這個故事又來自她的長輩以及看野台戲經驗。後來我也聽過幾個長輩口述,也許屈原與汨羅江真的太遙遠,遙遠到不曾存在於他們的腦海中。要說這個故事,就要從「目連救母」說起。

佛教水陸畫中目連救母(張靖委攝)

▋目連、黃巢、大屠殺

相傳目連的母親本來非常信仰佛教,一生持齋念佛。有一天她忽然生了一場大病,目連的舅舅聽說狗肉可以治療,於是哄騙目連的母親喝下這碗狗肉湯。結果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就死掉了。因為她吃了葷,而且還是吃了有著重罪的狗肉,因此死後就被關在地獄受苦。

目連很早就出家修行,且功力高深。一天他用神通看見自己的母親在地獄受苦,於是來到地府要救母親。但是地獄城門嚴峻,哪裡能那麼容易攻破?這時候閻羅王告訴目連,只要能跟西天佛祖借到金錫杖,就能打開地獄門,救出他的母親。目連費了千辛萬苦終於借回錫杖,來到鬼門關前猛力一震,高大的城門瞬間崩毀,他很快救出自己的母親,但城內的所有罪魂也通通都跑出來了。

和尚化身目連破地獄(蔡承甫攝)

閻羅王告訴目連,他必須為這件事情負責,因此要他投胎到人間做一個叫「黃巢」的人,並囑咐他要殺滿不小心放出去的鬼,讓他們都重回地府才可以。他將殺的第一個人,是一個老和尚。

因為這樣的緣故,目連投胎做人間的黃巢,從小就孤苦無依,過著流浪的生活,一直遇到一個老和尚好心收留,才讓他的生活漸得安頓。但是他沒有忘記自己到人間殺人的任務。到了成年,他告訴老和尚自己的身世,並且對老和尚說:「我要到人間造反殺人,而且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你。但是你對我很好,你跑去躲起來,我不殺你。」那天早上,黃巢拿了他的劍,準備大開殺戒,往樹林中的一棵大樹一砍,不料樹幹流出鮮血,原來老和尚躲在這棵大樹的樹洞中。至此黃巢知道天命難為,於是大肆殺閥。

一年5月,黃巢大軍來到一個村口,看見一位婦人手上牽著一個小孩,肩上也背著一個。手上牽的年齡比較小,背上的卻是年齡比較大的。黃巢非常疑惑,婦人告訴黃巢:「連年戰亂,我的兄嫂皆被流寇殺害,留下年幼小孩。肩上的是我兄嫂的,手牽的是我自己的。他們都死了,我一定要保護好他們的小孩。我自己的孩子要是遭受不幸,還可以再生。」黃巢聽了大為感動,便告訴這名婦人自己的身份,說明天即將要屠殺他們的村莊,要她摘榕樹葉插於門上,明天便不殺他們一家。

婦人回到家依照黃巢指示在門上插榕枝,鄰居看到後問起因由,婦人也如實以告,結果全村都如法炮製。這下,黃巢無法判定哪戶家人是那個婦人,最後全村都逃過被屠殺的命運。黃巢大軍離開後,全村歡天喜地,就綁粽子慶祝。而插青與綁粽子的傳統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插青於門上(張靖委攝)

▋屈原想像,其實是不同於本土風俗的建構

後來,我聽過幾個老人講述這個故事,雖然細節有些許差異,但架構卻是一樣的。關於屈原,他們一無所知,但對於逃避黃巢的戰亂卻是津津樂道。

延伸閱讀:別再救屈原——官方民族主義的龍舟還要賽多久?

這個故事裡,目連救母不僅只與7月的蘭盆盛會有關,貫穿前世今生的事件,使黃巢造反所帶來的屠殺成為一種彌補過錯的措施。「插青」於門上作為一種逃生記號,綁粽子則是為了慶祝死裡逃生。這樣的端午傳說沒有屈原,沒有汨羅江,沒有祭奠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災後重生的喜悅,才是這個故事的核心價值。我想,祭奠偉大的愛國詩人真的太遙遠,逃離現世的災難,也許更符合庶民的期待。

我們的教育一再提到屈原的重要。最後,他的那偉大的愛國情操早就掩蓋過端午節的意義。先秦一個抑鬱難伸文人的自盡,真的與我們過的節日有那麼大的關聯嗎?還是教育使我們不知不覺的遺忘了本來先民對端午節的想像?兩個世代,卻有對端午節完全不同的認識。當端午節吃粽子時,除了千篇一律的遙想偉大的屈原外,是否應該了解一下,台灣民間故事中沒有屈原的端午節。

延伸閱讀:除了戰南北,你知道粽的儀式功能與各地端午飲食習俗嗎?
(本文同步刊載於「獨立評論@天下」)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民俗亂彈版權聲明*

38 comments

Frank Lin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