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楙教授推薦《受眷顧的土地》:南北巡狩五年到,彰顯臺灣王爺信仰多樣性

文:李豐楙(政治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本書為臺灣王爺信仰系列叢書第一冊。在臺灣中南部、尤其沿海地區盛行王爺信仰,常以王船定期性迎送王爺,有代表性的即所謂「南東港,北西港」,都在變動不大的區域內代天巡遶,被視為國定的重要祭典。相較於此,行內另外還有的宗教認知就是「南巡與北巡」,主要的區域就在雲、嘉地區,此一區內的宮廟及其活動,雖無盛名如東港、西港者,卻因位於兩個大香之間:南為南鯤鯓五府千歲(五王)、北則馬鳴山鎭安宮「五年大科」,許多庄廟就會選擇參與其一,難免也有重叠的,故有南巡與北巡的説法。

童幼時在雲林口湖靠海的鄉下長大,至今記憶猶新的就是「五年到」,既指「五年大科」的時間又到了,也表示「五年王爺」又要遶境,故口湖的庄廟迎迓馬鳴山五年王爺巡遶,乃是地方祭典盛事。這種「鬧熱」的興奮情緒,只有祖母要坐車到南鯤鯓刈香可以比擬。從雲林搬到嘉義後,仍然在五年王爺的「南巡」區域內,這就是有關「五年到」的宗教因緣;後來因緣際會進入宗教調查領域,在諸多課題中代天巡狩是一個費時既久的重點,唯五年王爺的調研反而無緣展開,直到洪博士瑩發帶著調查團隊,在此經營多年後發現許多值得注意的現象,又召喚起作調研的趣味。

由於長年調查臺灣的地方道壇,在雲嘉一帶就常聽到褒忠、東勢道士提起:在「五年到」的時候被邀請作「清醮」,從鎮安宮到各地庄廟俱有。這種經驗較諸東港流域、臺江內海舊區,固然也有使用「清醮」的,更多的則是「王醮」、尤其是「王府」的祭典。雖然同樣會使用「大科」或「科年」,但從清醮/王醮、王府可以感覺:主導其儀的儀式專家顯然有別,也就是在正殿內的「空間佔有」,其情況顯然有所不同。

看過瑩發調查完成的報告後,真的確定這是值得觀察的良好案例,雖然過去也有專家作過調查,這次調查範圍更廣更細,所呈現的地方社會與儀式專家的關係,提供了更多值得關注之焦點:儀式專家屬於哪一種?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其中所涉及的到底是儀式專家的興衰起伏,抑或社會變遷影響地方人士的抉擇?在這種情況下亟需更完整的調查,才能探討一些基本問題:如儀式專家存在是否決定儀式的偏重?抑或社會變遷影響了人力資源的分配,導致儒、道兩種專家的競合關係發生變化?目前即以道士擔任清醮為主,反而禮生在王府禮儀較不普遍!這些臺南、屏東定期迎王區的常例,在本地未明顯地出現到底是現在才這樣,抑或歷史上已然如此?。

從細看《受眷顧的土地》初稿中,第五章就專列「建醮祈安:三朝祈安清醮」一項,雖然不同道壇所開的科目小有差別,唯大體上仍多屬靈寶派一系:即以烏頭道士為主,偶爾也有請紅頭道士的,顯然這些醮典性質為清醮,若是王醮就會開出與送瘟有關的,唯從所列出的科儀表並非如此。這顯示五年王爺的定期遶境,其出巡、潔淨目的偏重於解厄祈福,如此變化是為了符合當前社會的需求,抑或歷史上早已定性?頗值得深思。就道士與禮生兩種儀式專家性質而言,道壇道士較屬專業性宗教行業,而禮生則偏於業餘,其專門知識及技藝乃是奉獻性質;目前區域內多行清醮,而未見禮生集團職掌王府禮儀,即可觀察鄉村社會的轉型,從農業到工商社會,必然發生鄉村人口外流的現象,這對組織志願性禮生團體顯然較為不利,而道士在鄉村設壇,方便與地方庄廟合作,就會出現道士職掌儀式的獨有現象。由於整個調查還有一些細節正在進行,等到全部的調研完成後,相信「五年到」這個案例即可印證:儀式專家和社會變遷之間的關係,在地方祭典的選擇中頗有彈性。

如此對照東港、西港的祭典模式,顯然各有各的「標準化」,乃是因時因地而各適其宜,故五年王爺信仰在雲嘉地區,在近代歷史中所發生之變化,既是地區內自然形成現象,也彰顯現代化之後受到社會變遷的衝擊,無論得到怎樣的答案都具有學術價值及意義。由於在本書出版前有機會先睹為快,乃借此煩敘一些初步想法,主要在肯定其中存在許多還值得再深入關注的學術課題,如此案例顯現出臺灣西南部王爺信仰重要文化價值,既是雲林縣地方文化資源,也表徵農業縣特色,彰顯臺灣王爺信仰文化多樣性。

 

新書名稱

受眷顧的土地: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大科

全臺巡迴活動:https://goo.gl/fQTd32
紀錄片前導影片:https://goo.gl/dcbbav
新書訂購網站:

。博客來 https://goo.gl/fhYf2m

。三民書局 https://goo.gl/nBFxTg

。金石堂 https://goo.gl/fsnPZt

。讀冊生活 https://goo.gl/nKGXUC

作者簡介

文字/洪瑩發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民間文學博士,現為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台灣淡南民俗文化研究會理事、民俗亂彈執行編輯、臺灣宗教研究數位平臺聯絡人。長期從事臺灣以及華人世界民俗以及民間信仰研究,研究領域在王爺信仰、媽祖信仰、民俗飲食、民間儀式、道壇與儀式等研究。

攝影/李永倫

本名李凱翔,雲林縣元長人,經營「隨香筆記」部落格及臉書粉絲專頁,為一名深愛臺灣土地的民俗攝影者,經常現身於各類民間信仰活動,曾辦理數次民俗攝影展、講座,作品亦散見於各類民俗專書或紀錄片。由於自小成長於馬鳴山雲嘉香庄內,基於個人對信仰的熱情,長期追蹤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各大小香庄,希望為這片土地留下美麗的記憶。

目錄

推薦序/科技部部長陳良基
主委序/馬鳴山鎮安宮主委章金樹
主編序/政治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豐楙
作者序/中研院博士後研究洪瑩發
薦言錄/張 珣、楊玉君、邱彥貴、林茂賢、林培雅、謝奇峰、溫宗翰

第一章 神殿傳香:馬鳴山鎮安宮與五年千信仰
第二章 五年大科:大科年的儀式與意義
第三章 王佑中臺:雲嘉平原的香庄
第四章 千歲巡狩:水邊迎送與其他類型
第五章 建醮祈安:三朝祈安清醮
第六章 跨界盛典:五年大科的文化內涵

 

One comment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