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論壇:當前社會如何面對燒香、燃金、放鞭炮?

文/尹基勳(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本文收錄於:温宗翰、洪瑩發、楊玉君主編,《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二)》台中:豐饒文化,2018年。

辦於2016年年底的「破浪前行:第二屆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首日首場進行了一場圓桌論壇,主題設定直接回應當前政府對於民間信仰中使用金、香、炮的管制手段,具有十足即時性與宣示性。尤其在本論壇結束後不到半年時光,全台各地眾多金香業者集結起來,不久後,更有上百間宮廟於2017年7月因政府管制金香議題,共同舉辦前所未有的「史上最大科,眾神上凱道」活動,團結起來為民間信仰發聲,進行柔性爭議,可見當前金香相關政策的擬定已引起一般社會的危機意識和反感,面對如此洪流,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實在是迫切值得共同思考的問題。

第二屆臺灣民俗研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圓桌論壇發表者與主持人合影

主持人張珣開場時直指過去對於宗教的相關研究,重心往往落在意識形態與精神領域的層面。進入21世紀後,因為來自社會學、人類學、哲學等學門的匯入,人們開始意識到若太注重精神面而忽略物質面,實屬偏頗。

上個世紀的宗教研究比較偏向意識形態、精神領域的信仰層面,較非物質面或是看得到的實際面。…現在進入21世紀的宗教研究,很多來自社會學、人類學、哲學、宗教學都有物質面亦同等重要的認識,因為我們人的存在,不可能只有精神層次。

於是宗教研究開始產生翻轉,人們的研究視野從意識形態、精神領域等無形(invisible)層面,開始進而重視物質層面,開啟對於物質研究的深入。如同張珣所說:「 漢人宗教最重要的物質媒介,就是香、供品、紙錢。」本場次的圓桌論壇將針對當前社會如何面對如金、香等物質媒介進行討論。

延伸閱讀|林美容:萬年香火: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
北港新街里信徒準備大量鞭炮敬獻媽祖(黃偉強攝)

首位發表人莊雅淇來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設計系,其與團隊成員詹庭亞因將金紙燃燒視為具外部成本的社會問題,遂共同研發「數位金爐APP」,希望能透過改變人們的慣常行為以改善燒金所帶來的空氣汙染與危險問題。

首先,莊雅淇對於燃燒金紙所帶來的空氣汙染問題進行討論,提出燃燒金紙不僅影響身體健康,也會直接促成溫室效應,更指出寺廟每逢重要節慶時,周遭空氣中的汞濃度甚至比大工廠還要多:

最嚴重的部分就是在於二氧化碳,你每燃燒一公噸,他就會產生一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而這種氣體就是造成我們溫室效應的最大元兇,然後再稍微恐怖一點就是懸浮微粒,他每燃燒一公噸的時候,會產生二十公斤的量。 ,還有一些氮氧化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更有一些之前都沒有注意到過的汙染,就是汞汙染,金紙表面其實含有汞的化合物,在燃燒之後實會產生汞的汙染。…在大節日的時候甚至超過重工業區能產生的汞濃度。

除此之外,莊雅淇認為國人在金紙使用會造成浪費,指出臺灣人一年在消費金紙上的總額為140億,是一項鋪張浪費的行為:

我們每年臺灣就是這樣買了金紙燒掉,其實就是一個非常浪費的行為,若去計算總噸數的話,其實到達36萬的數值,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值。

因此,莊雅淇與其團隊開始反思金紙文化的起源肇始,提出「陪葬替代」以及「道士集金賑災」兩種說法,並認為信仰「心誠則靈」,只需有足夠虔誠即可。

假設你夠虔誠,夠相信自己的想法,那你就會認為其實我平常若有足夠的禱告,而且真的很信任我的神,那就足夠了。可是其實大部分的人,沒有辦法滿足在這一點,他就會認為我要有實際的付出,才能去保證我跟我的信仰有一個連結。

為了因應人們無法一時之間停止燒金紙的行為,配合「由實到虛」的過渡時期,所以他們設計出一款「電子金爐」,並搭載手機應用程式,相信如此一來既可保留民眾的燒金行為,亦可使民眾透過這個管道作為與神之間的溝通媒介。

我們做了這個產品,可以去保留燒金紙的行為,然後還可以讓大家很確切的相信說,你的信仰透過這個方法,還是得到了一個確切執行的管道

使用者可以在手機APP上購買虛擬的金紙,並藉由電子金爐配合手機APP的操作使用,模擬燒金紙的行為。同時販賣虛擬金紙的營收,將捐出部分給公益團體,以同時達到環保及公益的效果。

不過,據筆者自身曾經使用相似的線上祭拜網頁之經驗,其中雖然也有虛擬祭品、有祭拜儀式,祭拜完畢還可以虛擬燒化金紙。然而祭拜之後仍然覺得相當空虛,感覺既無達到與神靈溝通祈福的目的,又彷彿像是在玩遊戲一般戲謔。筆者認為,唯有達到相同目的的替代方案,才能夠被成立。燒金紙既有其目的意涵,替代方案就該當以達成該目的為目標。電子金爐雖然有虛擬焚燒金紙的形式,但終究沒有滿足信眾焚燒金紙以獻供神靈的目的,因此,既無法完成目的又不在文化脈絡上的替代方案,恐怕難以取得信眾認同。其中,莊雅淇亦表示:「你還是可以去教導你的下一代你的信仰,但我們在模擬這項行為的時候,我們可以不要有真正的燃燒。」據此,筆者認為一個文化如果徒存外殼形式,而沒有保留住內涵的話,再怎麼談傳承都將會是空談。

延伸閱讀|陳韋誠:創意無法替代民俗文化:評荒謬的米功代金政策
延伸閱讀|郭應哲、莊景程:知識與權力的傲慢無法解決香火問題
新竹竹蓮寺金亭於2013年封爐,爐口還貼有「低碳廟宇」貼紙。
現代許多縣市環保局以垃圾子母車當作金紙集中收集桶相當不尊重信仰文化
延伸閱讀|温宗翰:環保單位別把民間信仰當空汙提款機

第二位講者謝奇峰針對臺南市的鞭炮政策提出討論,舉出臺南大銃街元和宮全臺白龍庵所藏、由月津港護庇宮三媽會獻贈之光緒年間炮桶為例,指出臺南早期使用鞭炮為單顆鳴放的形制,以此回溯早期施放鞭炮過程與器具樣態。接著,引導闡述鞭炮從昔日驅瘟逐邪的工具,演化到今日變成為了顧及「交陪禮數」而大量疊加施放的演變。

廟跟廟之間,會來算一個量,這次我給你放五千那下一次怎麼辦?我總是要還你,所以我下次要給你放一萬;這次你給我放一萬,那下次要怎麼辦?所以這個禮數跟包紅包一樣,我來給你請絕對都要多少添一些,吃人半斤至少要還人家八兩。

但是,臺南市目前對於鞭炮的管制非常嚴格,並認為臺南之所以會如此顧忌鞭炮問題,是緣於臺南市舊城區的街道狹窄、宮廟密度高,又有廟宇的進香中心位於此地(如主祀廣澤尊王的西羅殿)。狹小的腹地加上高頻率的大量炮竹施放,造成交通混亂、居民安寧等問題,每次大型廟會過境後,市政府總會接到許多陳情與抱怨的電話。

像永華宮那天迎到半夜兩點,他(指市政府)出動500人次來安撫,要如何尋求一個平衡點,還給市民一個具文化氣息又不吵雜的臺南?這個東西還一直在磨合中。

而過境廟宇施放過後不善後,也造成當地廟宇屢屢為了收拾滿地炮灰而含冤莫白。

為什麼會抗議,就是鞭炮放完都沒掃,就跟大便沒擦屁股意思是一樣的,留下一堆垃圾在那個地方,長期下來的話,變成市民有很多反感,投訴電話一直來,市政府那邊電話也接不完

不過謝奇峰也指出,市政府並不是不讓廟會活動施放鞭炮,而是希望施放位置可以定點,至於施放的鞭炮數量則盡量減少,其分析臺南市政府基於此問題,所提出的因應措施與相關法規,以及衍生出官方與民間廟宇之間的互動。最後舉下大道良皇宮為例,展示其在請陣頭時所簽訂的契約書,書上明文指出陣頭需「服裝儀容整齊」、「維護環境衛生」等條件,並組織義工媽媽隊在隊伍尾端善後打掃的案例作為典範,提出廟會活動應當「覺醒與自律」,磨合取得廟會文化與市民生活品質的平衡點。

延伸閱讀|謝奇峰:速讀西羅殿送天師用對話取代對立

第三位講者鍾秀雋延續這個主題,介紹了數種民間信仰的「慶贊模式」,如出轎、出陣、請陣頭、搭紅壇接駕以及贊炮等,所以鞭炮普遍被用來迎接貴賓,具有歡迎、重視之一。其更下分贊炮的數種模式,如排成類似紅地毯的尺炮、施放於高空的煙火型等,亦評析「贊炮」有「定點、場面好看、容易吸引目光,耗費的時間短、動員的人力少」等特色,所以蔚為一種流行的慶贊方式,比起出轎或是陣頭等都來得簡單、易達。

不管出陣頭、請陣頭甚至出神轎等都要跟著廟會移動,所耗費的資源相當大而且不可控制的因素多,炮贊的話不只定點、場面好看,聲音可以擴及相當遠的地方,而能吸引目光。

面對這種炮贊文化,政府會採取一些反制行動,希望能讓聲音與汙染等影響降到最低。

首要政府希望(鞭炮)量少,甚至沒有,沒有就是所謂的替代方案,如同音效光碟,或用掌聲代替砲聲;也有強硬沒收的,如同看到板車會直接剪線。那開罰就是《噪音管制法》規範下的相關罰責;如同三千以上三萬以下的條款,與我提到的第27條30萬以上150萬以下這種重罰。

民間也藉由「游擊式施放」或者以「人頭承接罰單」等以為應對的方法,提出「政府與民間某種程度上是在一種彼此鬥法的制衡上。」值得注意的是,各地政府會因位於不同地方與相異的風俗民情,而有不同的規範方式,

在爆竹煙火管理條例上,基於公共安全與安寧的必要,在各縣市直轄縣市等是可以因應而設立法規的。 同樣節日在不同地區會有不一樣的情景,如在臺南鹽水元宵節是徹夜狂歡,但是到了臺東卻是11點必須現地解散。

接著則進入金香議題的討論,其認為燒香為必須存在的,因香火為漢人民間信仰的核心象徵,具有強烈功能傳遞作用。而燒金紙更是因需求而存在的習俗,只要認為有所需求,不管是位於陰間的家人還是位居廟堂的神明,都會有人持續燒化金紙給予使用。最後,鍾秀雋認為談論金、香、炮議題時,不能脫離信仰脈絡,就算是要改變,亦得回到信仰脈絡上,並提出紙紮工業作為案例,提出以這種精巧的紙紮品作為金紙減量替代品的想法。

就筆者觀察,屏東縣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遶境隊伍,至今也仍有「炮首」一職,持續以這樣單顆式的鳴炮為千歲爺開道,可見早期這種單顆式的燃放方式並不是臺南獨有,而是普遍存在的。日後基於交陪禮數而衍生的大量施放,也許可以反映廟宇之間的交陪文化在現代社會當中,也開始產生這種注重方便、快速、吸引目光的需求與變化。然而,「吃炮場」文化這種大量炮竹的施放,雖然滿足了廟宇之間的交陪需求,但是它產生的影響,不僅噪音、空氣、垃圾汙染令民眾反彈,而神轎滯留炮場吃炮而造成時間拖延、隊伍拖長,也造成廟會的精采度降低。謝奇峰:「能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還給市民一個文化氣息、又不吵雜的臺南,所以說這個東西還一直在磨合。」筆者認為,當廟會開始訴求秩序自律,以洗清所謂「8+9」的負面形象;隊伍開始配置清掃善後人員,以在熱鬧過後,還給民眾乾淨的街道。這些改變,都是讓廟會文化能夠在現今社會裏頭持續立足茁壯的努力與改變。尋找廟會內涵文化的自然演進與當代社會衝擊之間的平衡點,這正是民間信仰廟會要面對的最大課題。

延伸閱讀|溫宗翰:信仰文化絕非此優彼劣
延伸閱讀|李佩儒:自己的家將自己救
本文收錄於《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二)》訂購請洽:博客來讀冊生活金石堂三民書局

第四位講者溫宗翰以行天宮撤除香爐、撤除供桌的新聞事件,開始談起近日鬧得沸沸揚揚「金香爭議」。

我們政府的政策才剛開始的時候,或者是說已經在做改變的時候,民俗學是沒有辦法參與這樣子的討論的。 民俗學的領域在這樣子脈絡裡完全被噤聲,或者說完全被消失的。

政府長期不正視「民俗學」的存在,擬定政策時不具備民俗學的思維、沒有民俗學發聲的空間,正是這些政策造成民間遍地波瀾的肇因。政策忽視金香具備特定的意義與觀念,於是鬧出如「金紙吐司」之類的笑話。試問,當你的薪水從現金變成鈔票造型的吐司麵包時,你會開心嗎?可惜這種簡單類推就能理解的問題,政府不但不能意識到問題,反而躊躇滿志的視為環保政績。而時常被提出來的「替代」、「取代」金香炮的可能,也被溫宗翰以本質無法被取代否決,其發言:

(金、香、炮)沒有辦法中斷、沒有辦法禁絕,我覺得是很困難的。那個困難並不是因為不要這麼做、或是現下沒辦法這麼做,而是他的本質根本是不能夠被取代的。

溫宗翰並提到「從社會生活型態轉型到當前社會的過程當中,我們所有的民俗文化的主體性通通都是被支配的。」「廟宇要怎麼做?政府會要求來輔導你。廟宇要怎麼處理?他會來管制你。」。

未禁香前的台北行天宮,正月初一子時信眾上香祈福(2007)(謝宗榮攝)

這讓我想起彰化市昔日有一句諺語:「儉腸捏肚,也要壓倒四福戶。」這是在形容彰化市「五福戶」地區每年六月初一至初五日,五個庄頭的迎媽祖活動。昔日五福戶的民眾為了請陣頭迎神、宴客、拚戲,即便經濟拮据,寧可省吃儉用也要籌錢贏過其他四個庄頭。然而,自1970年代,官方開始規定統一舉行祭典,甚至不准宴客以免「鋪張浪費」後,五福戶迎媽祖的熱鬧情景從此趨於沉寂,至今無法重振。由此可見官方力量以威權視角來進行的文化支配,對於民俗文化的傷害之深。

溫宗翰於末尾亦提到「民俗不是不能改變,只是我們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去做這樣子的一個變化,或是比較長的時間去做價值觀的交換。」我想,無論是燒香、燒金、或是放鞭炮,民俗不會是永遠一成不變。只不過在它動態的演進過程中,它的改變需要時間、需要價值觀來做轉換。事實上,當下我們的社會有相當多的政策或議題,都亟欠缺民俗學的思維,非常需要民俗學的專業加入討論。唯有透過民俗學的思考,才能讓政府政策更加貼近民眾,才能夠讓我們共同面對這些生活的困境,然後一起往更好的未來走下去。

*本文收錄於:温宗翰、洪瑩發、楊玉君主編,《臺灣民俗學青年論集(二)》台中:豐饒文化,2018年。
*訂購請洽:
博客來讀冊生活金石堂三民書局

延伸閱讀|郭喜斌:保留一絲尊嚴的餘燼:別把瀕臨消失的民間信仰當做頭號目標
延伸閱讀|温宗翰:宮廟為何走上街頭?環保單位只想操弄議題不想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黃偉強:鞭炮也能放出學問──北港炮

*民俗亂彈版權聲明與投稿須知*

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