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陣護持:茄苳媽出巡五十九庄

後壁區泰安宮「茄苳媽」2020年底再辦59庄出巡遶境活動,馨香遍傳南瀛溪北的天空,熱鬧的氣氛也燃沸無數信徒的心。

文/張耘書

泰安宮為下茄苳庄廟,主祀的天上聖母,世稱「茄苳媽」,關於泰安宮的建廟由來與年代,歷來說法有兩種,一為由湄洲商人攜來香火後在地方搭設臨時廟宇,於清康熙23年(1684)建廟,後再雕刻二到七媽奉祀;另一說乃據《臺南州祠廟名鑑》所載,湄洲聖母的香火乃是旅客攜到此處忘了帶走,由庄民迎奉於土地公廟,於乾隆44年(1779)由信徒建廟。其後記載泰安宮沿革的相關文獻,大抵皆以這兩個版本為基礎,因此創廟年代便一直存在著清康熙與乾隆年間兩種說法,不過由於未有更早的文獻資料佐證,目前大部分研究者多認為其建於乾隆年間較為有可能,而無論正確建廟年代為何,泰安宮的媽祖香火乃源自湄洲,則是無庸置疑。其後,光緒9年(1883),白河外角里吳志高獻金重修泰安宮;日治時期,再由下茄苳庄紳廖炭發起重修,廖炭精於武術,創立義德堂金獅陣,其信佛持齋,同時亦是泰安宮管理人,大正元年(1912),廖炭繼林家珍之後為修建大仙岩主事,也因其在佛教及齋教界頗有名望,因此泰安宮在日治時期成為日本臨濟宗妙心寺派的聯絡寺廟。戰後,1947、1964、1984年曾發起重修。

泰安宮可謂昔日南瀛地區諸多媽祖廟中轄域最廣之廟宇,不僅是下茄苳之庄廟,同時亦是清初下茄苳堡卅六庄總廟。(張耘書拍攝)

泰安宮信徒遍及臺南後壁、東山、白河、新營等區,以及嘉義縣的鹿草與水上鄉。(張耘書拍攝)

下茄苳堡36庄廟

泰安宮不僅是下茄苳的庄廟,清領時期也是下茄苳北堡、南堡各庄居民的信仰中心,轄域廣達36庄,並發展出36庄設醮輪流主事之制。根據泰安宮現存的〈泰安宮設醮輪流主事碑記〉所記:

 「泰安宮□□□施設醮二十天,將主會、主壇、主普公□□□□□□□。其首年為主會,次年為主壇,三年為主普,□□久輪流。又併數簿貨單,上承下接,週而復始。合□□庄名開列于左:

下秀祐庄、頂秀祐庄、魚寮、溝仔墘、烏樹林、下寮仔庄、后鎮庄、許丑庄、店仔口、卯舍庄、塗庫庄、加冬仔庄、大排竹、前後厝、加冬街、社內庄、本協庄、上加冬庄、客庄內、頂塗溝、下塗溝、漯仔、無竹圍庄、頂長短樹、藥店口、侯伯寮庄、六角頭、同安厝、後菁寮庄、三間厝、埤仔頭、新興庄、竹仔腳、竹圍後庄、安溪寮庄、竹圍庄、下長短樹、新港冬庄。

同治拾壹年七月,三十六庄眾弟子仝立石。」

《南瀛古碑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1),頁24–25。

    可知其36庄聯庄組織至少在清同治11年(1872)即已形成,當時36庄祭典是以建醮方式進行,由各庄輪流主持主會、主壇、主普,當時尚未有遶境活動。而碑文末雖載有「三十六庄眾弟子仝立石」,但實則卻有38庄,此乃因為所謂「36庄」,指的是廟宇數,而非真正的庄數,當時可能有部分庄社尚未有廟,而與他庄共一廟的情形,而以「廟數」為「庄數」,而此一計算方式,至今仍同。

〈泰安宮設醮輪流主事碑記〉(張耘書拍攝)

至於36聯庄形成之因,雖然無法確知,但究其遠因,或與當地一帶的開發有關。下茄苳位於後壁區嘉苳里,鄭氏臺灣地圖記為「下加東」,臺灣府總圖記為「下茄苳」,明鄭時期漢人由倒風內海溯急水溪拓墾,由於溪流可直接上溯至下茄苳,故此成為後壁地區早期重要的發展據點。加以地點適中,位居府治交通要道,於清領初時下茄苳已成庄,並設有「下加冬汛」,兼轄哆囉嘓(東山)、烏山頭、八掌溪、急水溪、鐵線橋等地,不但為駐防所在,且是重要的倉廩之地,據《諸羅縣志》記載,康熙年間已於此設官糧糧倉20間,足見當地之富庶。下茄苳除了有官方的設汛,在番漢邊區的位置對漢移民的安全較有保障外,也使得其享有交易活動上的優勢。加上早期漢人來臺,主要仍仰賴開墾為生,下茄苳附近有白水溪可引流灌溉,水利設施的興建更成為當地聚落能漸次開發的重要因素,水運之利、位處府治大路、軍事與官舍糧倉、聚落發展等基礎皆具,康熙中葉後,下茄苳逐漸成為鹽水港街至東側山區最大的街肆,也是白河、東山、後壁甚至水上等地居民交易買賣的市集所在,至康熙末,下茄苳庄內已出現「下加冬街」。

乾隆《臺灣輿圖》中已有「下加冬街」。(資料來源:《乾隆臺灣輿圖》部分截圖)

在此背景之下,當地有共同防禦、開發水利或與土地相關的活動,並在發展過程中進而藉由神明信仰力量整合人群,形成共同參與祭祀活動,或許也是下茄苳泰安宮進一步成為附近36庄共仰的信仰中心。且由早期聯庄區域內的人口祖籍別包含了福建省漳州府與泉州府,可知下茄苳泰安宮的36聯庄並非相同祖籍的結合,是整合不同籍貫的人群。

至於36庄的轄域,若依現今行政區而言,大抵為今日後壁區的平安里、菁豐里、烏樹里、嘉苳里、嘉田里、嘉民里、土溝里、頂長里、侯伯里、後廍里、崁頂里、菁寮里、墨林里、竹新里、仕安里、新東里、頂安里、長安里、福安里;白河區的秀祐里、永安里、白河里、外角里、大竹里、庄內里、昇安里;東山區的三榮里;新營區的護鎮里、埤寮里、土庫里,以及嘉義縣鹿草鄉的三角村。

從36庄到59庄

戰後,1984年,因泰安宮年久失修,在白河大仙寺時任董事長黃吉力倡下重建,並於1985年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選舉黃吉為首屆主委,由於當時建廟亟需資金,在這段期間鄰近地區的廟宇以捐金的方式加入泰安宮成為委員,泰安宮範圍也逐漸擴大到59庄,範圍包含臺南的後壁區、白河區、新營區、東山區與嘉義縣的鹿草鄉以及水上鄉,雖然增加到59庄,轄域雖有改變,然而實際上卻非大幅度的增加,如前文曾述,所謂的庄數乃是廟數,過去部分庄頭沒有建廟,而後才陸續建廟所致。而目前泰安宮香境實際上已擴到61庄,但當地依舊慣以59庄稱之,並仍沿用36庄名號。

出巡遶境活動

下茄苳泰安宮36庄遶境活動,肇始於明治39年(1906),當時泰安宮管理人廖炭募金重修泰安宮,並於農曆3月11日至3月14日發起36庄「舉香」遶境,連辦3年。之後,大正15年(1926),廖炭再發起36庄遶境,不過因遭日人禁止,故只辦兩年。後因日治末期的皇民化運動,36庄遶境活動而告中斷,直到戰後,1967年,才再度發起36庄舉香,徒步遶境3天,按舊例同樣分3路,並於遶境前1天至東山大橋雙溪口「刈水火」,刈水火後隔日遶境36庄。

之後於1987、1992、1995、2000、2003與2009年等都曾有遶境活動紀錄,由此看來,泰安宮遶境並無固定年期,按廟方說法,媽祖出巡乃是為了轄內庇佑庄境平安,故不須固定年期舉行,不過在廟方成立管理委員會後,通常於每任主委的任內皆會舉辦一次,然大多時候仍依媽祖聖意決定是否遶境。

2020年,泰安宮再度舉辦為期6天5夜的出巡遶境活動,並恢復舊慣,徒步完成近140公里的路程。除了神轎外,參與的陣頭更多數為當地的獅陣、宋江陣等武陣,雖不像其他地區遶境活動中陣頭種類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卻多了份質樸,呈現原汁原味的廟會文化,或許也是「茄苳媽」庇蔭之下信徒的堅持,也成為其出巡遶境的特色之一。

茄苳媽早年出巡盛況。(下茄苳泰安宮藏/張耘書提供)

編按:

本文由張耘書提供,部分節錄自張耘書,《臺南媽祖信仰研究》,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13。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