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客屬義民的紀念儀式:雲林地區的義民公普

圖文:黃偉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班)

1786年(乾隆51年)林爽文正式起義,至清政府派遣福康安平定止,共歷時年餘。全臺各地民眾基於各種不同理由,或響應爽文抗清,或組織民兵守護家園,因此戰死者難以計數。

事後,清政府為了褒獎清軍及對抗林爽文的村莊,特頒發「褒忠」匾給粵籍義民、「旌義」予泉籍義民、「思義」予漳籍義民、「效順」予平埔族。今日,「褒忠」義民已在客家認同累積過程中,成為客家人族群意識的重要符碼,但其實「義民」身分幾乎每個族群都有。

北港義民廟旌義匾

北港義民廟旌義匾

北港義民廟

北港義民廟

在雲林北港的義民廟與臺南佳里的金唐殿,分別保留了頒賜給泉州籍義民的「旌義匾」與「旌義碑」,每年農曆5月底,北港義民廟則舉辦義民公的千秋祭典,及於雲林嘉義[1]沿海一帶,則更有「義民公普」的習俗。

雲林平原沿海地區的普度有兩次,分為大普、小普。大普指的是農曆七月的中元普度,小普則是在農曆5月中旬以後,指的就是「義民公普」。「義民公普」有著村庄輪普的有趣現象,亦即一村普度結束之後,隔天由鄰村接著普度,如同接力賽一般,持續到5月底為止。

這個祭祀過程,皆憑村民記憶中的時間來進行,並沒有透過某個信仰組織運作,或是經由頭人來宣布時間辦理。就目前田野調查所得,雲林口湖青蚶村從農曆5月16日開始普度為最早,最後則以北港等大型聚落在農曆5月29日或30日[2]為「最後的祭典」。

只是,雲林大部分地區的普度其實相當簡單,多是信徒在自家門口準備供品設案祭祀,這種稀鬆平常的祭祀行為,隨著時間久遠,部分地區的信徒往往遺忘了祭祀對象為何?甚至也有中斷祭祀行為的案例。

 

虎尾地區義民公普型態

相較於大部分的聚落,虎尾地區對於義民公的祭祀特別隆重,虎尾鎮的惠來厝因為台一線貫穿而分為頂庄與下庄,台一線正好也成了義民公普的分界線,台一線另一端的惠來厝下庄就沒有義民公普的習俗。對於義民公的由來惠來厝人這麼說,過去義民就是從海口那邊一路作戰到這裡來,因此這個區域對於義民公的記憶特別鮮明。

農曆五月初一,虎尾鎮惠來里頂惠來聚落,當地居民會取下一節竹管,將第一節竹節漆成紅色,插在家門口作為義民公爐,每天上香奉拜,傳統上原本以竹管作為義民公爐的習俗是家家戶戶都會設置,但隨著時代變遷,安置義民公爐的住家減少,因此頂惠來聚落於庄廟晉天宮後方安置一支屬於聚落的公爐,早晚上香至農曆5月28日為止。5月28日為頂惠來的祭祀正日,在這天信徒於中午過後準備供品往晉天宮後方的空地祭祀,且聘請布袋戲演戲酬神,而縣道74號道周邊的住戶,則會於門口擺設香案,順著道路朝向南方祭拜,祭祀過後再將竹管爐與金紙一同燒化。

虎尾惠來厝頂庄義民公普

虎尾惠來厝頂庄義民公普

虎尾惠來厝頂庄居民朝向縣道74號的盡頭祭拜

虎尾惠來厝頂庄居民朝向縣道74號的盡頭祭拜

祭典中較為特別是一溪之隔的大路墘聚落,大路墘沒有庄廟,為六房媽過溪股所屬村莊,平時以中壇元帥與義民公的神明會輪值祭祀,一年當中最重要祭典即是5月27日的「義民祭」。祭典這天會在村莊道路旁的空地搭設紅壇,並迎請村中輪祀的義民公爐與中壇元帥安座,此處也是六房媽的信仰圈,因此也會迎請六房媽前來參與盛會,當天並進行安營遶境。遶境大路墘聚落,是所有義民公祭典當中唯一舉辦遶境的案例。

虎尾大路墘聚落義民公祭典遶境

虎尾大路墘聚落義民公祭典遶境

虎尾大路墘義民公爐

虎尾大路墘義民公爐

整體而言,虎尾地區之小型義民廟特別密集,並有義民公爐會的信仰組織存在,聚落之間的義民信仰特別興盛,相較於各地祭典規模較大。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些義民廟雖然屬於有應公廟的性質,但這些義民廟周邊並沒有埋葬往生者的遺骨,而是純粹以紀念義民公的關係所建立。

虎尾中溪里義民廟

虎尾中溪里義民廟

北港鎮義民公普型態

北港義民廟是台灣地區少數祭祀泉籍義民的專廟,廟的左右兩側與正後方都設有義民塚,現為雲林縣定古蹟。相傳當時笨港地區義民共有108人組織義軍守衛家園,在農曆5月30日遭到夜襲而陣亡,後來笨港天后宮僧侶將烈士收埋合葬,並建廟奉祀。除了林爽文事件之外,戴萬生、張丙事件也曾波及北港,因此也陸續將該事件戰死之鄉勇合葬入祀,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北港義民廟最著名的是廟中義犬將軍,相傳是與眾義民一同殉難的靈犬,對於尋找失物與照顧小孩特別有一套。

北港義民廟祀宴

北港義民廟祀宴

北港鎮、水林鄉、六腳鄉等地大約於農曆5月20日之後陸續舉辦,其形式為簡易的門口普度,直到月底往北港鎮收攏,北港鎮市區因為有義民廟作為信仰的基地,北港鎮內民眾就不在門口舉辦普度,而是直接攜帶三牲供品前往義民廟祭拜。義民廟現已將收埋屍骨日,作為義民公千秋日,通常會在三日前就開始舉辦一連串慶祭活動,由北港地區各曲館軒社排程依序前往廟口演奏祝賀,信徒並敬獻布袋戲與電影還願酬神,日治時期還有搶孤風俗,但後來遭到日人禁止,至今仍未恢復。隔天,農曆6月1日則舉辦義民公會的過爐儀式,也在這天擺設宴席祭祀義民爺公,並擲筊選出來年爐主,晚間則宴請義民公會會員。整個雲林地區農曆5月的義民公普,至此便告一段落。

 

北港義民廟義民公神像與旌義眾魂之碑

北港義民廟義民公神像與旌義眾魂之碑

 

義犬將軍

義犬將軍

北港的曲館軒社於義民廟前排場祝賀

北港的曲館軒社於義民廟前排場祝賀

對於雲林大部分區域的信徒而言,義民公普只是五月裡一項相當日常的祭祀行為,延續著先人祭祀習慣,就這樣傳承下來,只是隨著時間久遠,義民公普慢慢被人淡忘。雖然仍有儀式留存,但儀式背後,那份不忍先民為事件犧牲的精神,能否延續?卻成了當代的難題。

甚或許,義民公普祭拜的對象,或是祭拜的目的,是否真的是反抗林爽文軍隊、與清軍站在一起的「義民」?抑或者是那些勇於起義奮抗,投入革命的「義民」?再或者,會不會其實義民公普,是在為這事件的集體犧牲者悼念呢?

這項習俗畢竟串連起200多年的歷史記憶,林爽文事件影響甚廣且深遠,實際上臺灣各地仍有不少廟宇或祭典與這起重大事件相關,歷史往往隱藏在日常生活的祭祀當中,時時留意或許就能有意外發現。
【註解&參考】

[1] 此處的雲林沿海指的是虎尾以西的部分,以東則無義民公普的習俗。嘉義鄰近北港一帶有此習俗但實際祭祀範圍尚未調查。

[2] 相傳義民成仁之日為農曆5月30日,若該年5月沒有30日則是以29日為祭典日。
【林爽文與英靈祭祀專輯(1)】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溫宗翰、官怡杏

4 comments

許士能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