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爐議:探求六房媽過爐的基本精神 2019-05-15 豐饒文化社 一江風|民俗資訊 徐雨村(加拿大亞伯達大學人類學博士)每次過爐都是由地方人士歷經多次的會議討論協商、集思廣益、檢討得失、不斷精進的結果。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Leave a comment 六房媽, 國家重要民俗, 新書出版, 民俗思維, 過爐
期盼發揮學科的社會功能:兩本青年論集書序看見臺灣民俗學 2018-12-17 豐饒文化社 一江風|民俗資訊 文/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至盼民俗學界的青年學者也能以發揚民俗的價值為己任,使大眾能重新認知傳統智慧中與自然和諧共處、心靈有所依歸的民俗精神。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Leave a comment 乩童, 妖怪, 布袋戲, 文化資產, 新書出版, 民俗, 民俗學, 民間信仰, 民間故事, 民間文學, 泛靈, 鞭炮, 鬼, 鬼魂崇拜, 魔神仔
李豐楙教授推薦《受眷顧的土地》:南北巡狩五年到,彰顯臺灣王爺信仰多樣性 2018-12-03 豐饒文化社 一江風|民俗資訊 文:李豐楙(政治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南為南鯤鯓五府千歲(五王)、北則馬鳴山鎭安宮「五年大科」,許多庄廟就會選擇參與其一,難免也有重叠的,故有南巡與北巡的説法。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One comment 五年千歲, 北港, 國家重要民俗, 民間信仰, 王爺, 迎王, 馬鳴山
站在土地上成為我們:評介林茂賢《大廟埕》《戲棚腳》套書 2018-09-09 豐饒文化社 民俗論壇, 百家春|亂彈專欄 文/林和君(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專案助理教授)在戲棚下站久了,那不只是你的,不只是觀看者,更成為了他們,就讓民俗引領我們回到那豐饒的文化裡。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Leave a comment 傳統戲曲, 布袋戲, 新書出版, 歌仔戲, 民俗學
佇在大廟埕戲棚腳:我仍堅持理念也繼續站在這裡 2018-08-20 豐饒文化社 一江風|民俗資訊 文/林茂賢(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副教授)讓我引以為傲的是,當年的理 想始終未曾改變,至今我仍堅持理念,也繼續站在這裡。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One comment 新書出版, 林茂賢, 民俗學, 民俗政策
大俠揮刀論民俗:黃文博推薦新書《大廟埕・戲棚腳》 2018-07-01 豐饒文化社 一江風|民俗資訊 文/黃文博 (臺南知名民俗研究者)放眼當今民俗武林,無幾个有林茂賢勤快骨力的跤跡,嘛無幾个有伊的多元學識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3 comments 新書發表, 民俗, 民俗學
心繫鄉土護戲曲:廖瓊枝推薦新書《戲棚腳》 2018-07-01 豐饒文化社 一江風|民俗資訊 廖瓊枝:他是一個全心投入愛護推崇臺灣民俗文化與本土傳統戲曲藝術令人欽佩的學者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4 comments 傳統戲曲, 文化資產, 新書出版, 歌仔戲
普照與昇華:簡榮聰談《歷史、記憶與展示:臺灣傳世宗教文物研究》 2018-05-03 豐饒文化社 一江風|民俗資訊 文/簡榮聰 (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任委員)李建緯教授這本巨著,意義、論述、價值,就像日月的普照,讓讀者更清楚見識臺灣傳世宗教文物之用之美,並昇華為民族的文化資產! 分享此文:Tweet電子郵件列印 » Read more One comment 古物, 工藝, 文化資產, 民俗, 民俗思維,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