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庄做陣迓鬧熱:大肚廿庄迎媽祖

文/蔡舜淵(彰化南瑤宮青年會會長)、陳韋誠(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班)臺灣民間信仰的迎神賽會經常以庄頭(自然聚落)為單位進行,大肚廿庄迎媽祖即是以漳州移民為主的聯庄迎媽祖活動,且大多數庄頭還兼具彰化南瑤宮會媽角頭身分。
» Read more臺灣民俗大小事,歡迎鄉親作夥來開講
文/蔡舜淵(彰化南瑤宮青年會會長)、陳韋誠(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班)臺灣民間信仰的迎神賽會經常以庄頭(自然聚落)為單位進行,大肚廿庄迎媽祖即是以漳州移民為主的聯庄迎媽祖活動,且大多數庄頭還兼具彰化南瑤宮會媽角頭身分。
» Read more【編輯部】本文為作者自行投稿,考量內容有值得學術界與社會大眾了解之處而刊登,若有當事人希望回應,歡迎來函說明對話,將詳實刊載。(執行編輯:溫宗翰) 文/林呈誠(第一次跟媽祖的十八庄信徒) 農曆3月將至,網路上有關旱溪媽祖遶境十八庄的爭議再次浮上檯面,尤其今年旱溪樂成宮又刻意拒絕十八庄信徒迎請媽祖,我 […]
» Read more圖文:林奕宏(南華大學社會學碩士班研究生)先入為主的行動常會帶有偏見與歧視,使我們帶上一副有色眼鏡,扭曲原本的樣貌。具備廣泛的知識理解,除了是基礎的人文素養能力培養之外,也是我們能夠入境隨俗最好的展現。
» Read more圖文/梁竣雅(東港高中學生、東港頂中街轎班)關於「迎王」和「王船祭」之間,除了錯誤訊息的浮濫外,誠然,更凸顯了「外界主導本地」的奇異現象,這不光只是如何定義一場祭典,也牽動著在地與外界的價值平衡,這究竟是屬於誰的文化?
» Read more文/郭應哲(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景程(東海大學政治系學生)此次風暴,重點不在減不減或滅不滅香,而是政府破壞了民間社會民俗宗教長久以來建構的共善模式,甚而箝制地方社會的自主性,這才是我們要批判與警覺的。
» Read more文/郭喜斌(地方文史工作者、聽!台灣廟宇說故事作者)不能尊重民俗的人,他們還會尊重民意嗎?民俗信仰是穩定社會的力量,相信他們都懂。燒香燒金是信徒對所信仰的主體──神明──的連結和謝程。我們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仰賴「火」的程度,跟水和空氣一樣重要。
» Read more當日隊伍從金包里街出發徒步前往野柳,進入野柳地質公園後,因海蝕洞地處偏僻,信徒只能以徒手方式,恭請神尊通過海蝕平臺,安奉於媽祖洞中。此時洞中分別有三尊媽祖,分別是慈護宮金面二媽、開基大媽及桃園六媽(此尊為姐妹宮桃園慈護宮因同名之誼駐駕金包里),經道士帶領著信眾祈福後,於海水漲潮前將神尊請回岸上,遶境回慈護宮安座。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