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學看北農休市風波:歲時節日與休市節奏

文/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兼媽祖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在此次北農休巿風波占據新聞版面之前,請問您知道傳統巿場何時休巿嗎?

» Read more

福德老爺踅境賜福:花壇白沙坑迎花燈的核心信仰儀式

圖文/陳韋誠(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班)文化資產的推廣應更審慎思考如何保存整體儀式的完整性,以維持地方社群的文化互動網絡,才能讓珍貴的地方文化記憶持續承傳。

» Read more

藥籤專業知識來源:人神共造的臺灣醫療民俗

陳柏勳(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中醫師)藥籤是人、神與社會共創的文化腳本。求籤者所展演的宗教儀式、中醫藥從業人員應用專業知識對藥籤進行再評估,讓藥籤有其信仰的基礎,也有專業知識的把關。

» Read more

誰有民俗詮釋權?東港迎王正名再議

圖文/梁竣雅(東港高中學生、東港頂中街轎班)關於「迎王」和「王船祭」之間,除了錯誤訊息的浮濫外,誠然,更凸顯了「外界主導本地」的奇異現象,這不光只是如何定義一場祭典,也牽動著在地與外界的價值平衡,這究竟是屬於誰的文化?

» Read more

燃燒的溫度:談民間信仰中的香金文化

文/謝宗榮(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燃好香,燒好金,不但有益環保也是累積自己的功德。我們除應「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

» Read more

環保非政治正確:知識與權力的傲慢無法解決香火問題

文/郭應哲(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景程(東海大學政治系學生)此次風暴,重點不在減不減或滅不滅香,而是政府破壞了民間社會民俗宗教長久以來建構的共善模式,甚而箝制地方社會的自主性,這才是我們要批判與警覺的。

» Read more

燒對金香,利大於弊│政府管對了嗎?

文/張桓耀(民俗文化工作者)當你真正瞭解民俗文化,才能體會民俗文化精神!

» Read more

創意無法替代民俗文化:評荒謬的米功代金政策

文/陳韋誠(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班)以米代金或以功代金政策推出時,環保單位通常要求宮廟可以因此封爐,不必再燒。

» Read more

萬年香火: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

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臺灣民間社會很重視薪火相承,「香火」觀念存在於我們的祖先崇拜、神明信仰,意即香火代代傳承不曾熄滅。

» Read more

民俗學看鞭炮:信仰文化絕非此優彼劣

民俗是一種生活文化,是一種社群網絡與文化價值觀,它既是文化遺存,同時也是文化生產,民俗絕對會隨著時代改變、與時俱進,然則,民俗文化的變革自有邏輯,往往需要時間累積,畢竟價值觀更迭絕非一朝一夕。在信仰網絡裡,有太多細節根本無法被其它形式立刻替代,比如若為除煞驅邪,豈能不燃放爆竹?總不能以「鼓掌」替代「鞭炮」,或以歡迎用的電子聲響炮用作代表,那可能會引起鬼怪誤會,當作我們在歡迎牠們到來……

» Read more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