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成神:小南城隍廟的鴨母王朱一貴

圖文/阮偉華(一步之距就出走版主)現今出任小南城隍廟主神及二城隍者,信仰者普遍認為就是朱一貴,便無庸置疑。

» Read more

台灣鬼仔古:你認識潛伏身邊的鬼嗎?

文/林美容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生命形態的開始。關於鬼的世界,我們何妨看作是人的延續。

» Read more

臺灣民間故事系列:嘉慶君遊臺灣探源

王見川(南台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嘉義市民間流傳太子樓傳說,可以說是〝嘉慶君遊台灣〞傳說的源頭,而這傳說是奠基於福康安來台平定林爽文之亂後,建議乾隆皇帝改築嘉義城牆的歷史事實。

» Read more

看見奉飯:追思親人的義民爺祭祀

圖文:邱彥貴 (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助理教授)七月已屆,民俗咖、攝影咖莫不摩拳擦掌,穿梭北臺灣城市鄉村追蹤大小中元。的確,人潮洶湧加上喧天音響、五色撩亂的普度,莫不令你我五感超載。然而,早在六月下旬之前,今年是在桃園的社子溪到新竹的鳳山溪之間,大約鐵路以西的範圍,所謂的「溪南聯庄」內,每天的傍晚時分,有9處的廟宇紅壇,已經開展了一場又一場的「奉飯」。

» Read more

義民、難民、還是亂民?—土城大墓公的奉祀源起

在墾殖的過程中,由於天災人禍之頻仍而導致許多先民死難,為了安頓這些沒有後代的先靈,漢人社會也陸續在聚落中建立義塚以及有應公祠、萬善公祠、大眾爺祠等供奉孤魂之所,也成為臺灣主要的在地化信仰特色。土城大墓公所收埋、奉祀的先民,早在清末即被擺接地區的漳州人尊稱為「大墓公祖」,墳塚內的遺骨,最早的起源到底是林爽文事變期間的所犧牲的難民?抑或是義民、亂民?在歷經兩百多年來族群之間的拚鬥、磨合之後,在年復一年的普度追思之下,似乎也已經不是最重要的議題了!

» Read more

旌義亭還是義民廟?說一段泉州人與北港義民爺的故事

所謂「義民」通常泛指協助清帝國平定在臺叛亂的群體,最早並無指涉特定族群。因此,臺灣各地非客家地區也有不少義民爺廟,至今仍保有活絡的祭祀活動。當中,位於雲林縣北港鎮的義民爺廟,就是由泉州人興建祭祀。【林爽文與英靈祭祀專輯(2)】
文/鄭螢憶(北港人、政治大學臺灣史所博士候選人、中研院臺史所博士培育)

» Read more

非客屬義民的紀念儀式:雲林地區的義民公普

雲林平原沿海地區的普度有兩次,分為大普、小普。大普指的是農曆七月的中元普度,小普則是在農曆5月中旬以後,指的就是「義民公普」。「義民公普」有著村庄輪普的有趣現象,亦即一村普度結束之後,隔天由鄰村接著普度,如同接力賽一般,持續到5月底為止。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