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廟政治學:贈匾文化的前世今生

文/陳毅/從古至今,從皇帝到民選總統,甚至基層如里長之類的政治人物,跟民間信仰間就存在的微妙的地位角力戰,這樣互相牽制、依賴的關係成為值得觀察的一種現象。

» Read more

大神大道:應如何看待民間傳說與歷史認知?

圖文/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臺南靈祐宮委任律師代發聲明書及律師函,於臉書聲明說有宮廟影射靈祐宮偷換進香宮廟之神尊,認為是「惡意攻訐或散布不實言論」

臺南靈祐宮委任律師代發聲明書及律師函,於臉書聲明說有宮廟影射靈祐宮偷換進香宮廟之神尊,認為是「惡意攻訐或散布不實言論」,並直接附上一張梅山玉虛宮前來進香的報導與贈匾照片;不久,梅山玉虛宮撤下臉書發布的傳說文字,並澄清說「此段口述耆老並未指明任何宮廟」,此事於網路引起一番熱議。其實,值得思慮處,並非玉虛宮耆老所言真偽,而是從眾多好事者缺乏人文思維的譴責姿態等,都顯示著臺灣社會與教育端缺乏民俗學思維的文化困境。

» Read more

美術館的殭屍穿對衣服了嗎?清朝禮服中的生與死

圖文/廖伯豪(成大歷史系博士生)殭屍穿著清朝官服的形象深植人心,恰好是另一種認識古代服裝的機會。在驚恐尖叫之餘,不得不來思考看看,究竟,清朝的亡者會不會這樣穿呢?

» Read more

媽祖與民變,你也在故事裡:評阮劇團《西螺的勇士》

文/施言凌(臺南大學國語系學生)劇中角色們帶領坐在觀眾席的我們,以「西螺的勇士」身分齊向「太平媽」參拜敬禮,並懸掛上清朝官府贈送的「好義從風」匾額,讓我們身歷其境參與祭典,也思考「人」與「神」之間的關係。

» Read more

田府元帥的烏令:宗教文物換新,敢攏要燒掉?

卑南宋江

圖文:王勁勛(崑山科技大學機械系汽車組學生)這日,是咱田府元帥的聖誕千秋,舊曆六月二四,抑是這塊烏令完成任務,欲轉去天庭繳旨的日子。

» Read more

綏靖平安: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前的「安四方」

圖文/張靖委(民俗亂彈編輯)淡水清水巖於每年農曆5月初5日、初6日舉辦「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一般俗稱為「淡水大拜拜」,這場遶境是雙軌遶境,也就是同一日的遶境分成兩個隊伍,一支是迎請老三祖的隊伍,另一支是以迎請蓬萊老祖為主的隊伍,初5日請老三祖安四方、5月初6日巡營、5月初7日收兵,由信仰上老三祖率領五營將小至信徒個人、大到整個淡水街庄負面能量押往境外,解除小自個人大到整個境域對於遭受負面能量威脅的恐懼,自此境內成為經過潔淨的空間,淡水這地方成為受清水祖師保護的地方,居住在這的人們都是受到清水祖師照顧的子民。

» Read more

輦飛轎舞展神異:桃園大園福海宮飛輦轎過金火儀式

張靖委(民俗亂彈編輯)臺灣的開漳聖王信仰中,除了奉祀開漳聖王為主祀神,也會奉祀其部將,又以輔信將軍李伯瑤最為人所信仰,桃園市大園區竹圍福海宮是以李伯瑤為主祀神,竹圍福海宮輔信王公的聖誕為農曆3月初8日,竹圍福海宮舉辦一連串的祭祀活動,又以聖誕當日的飛輦轎、過金火,因舉有獨特性與特殊性,於2013年經桃園市文化局登錄為桃園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 Read more

進香旗牽神緣:北港進香的物質多樣性

媽祖進香的進香旗

圖文:張靖委(民俗亂彈編輯)進香是媽祖信仰指標性活動,其中最負盛名即是北港進香;在進香途中,進香旗是相當特殊的其中一項物質文化,進香旗又簡稱為香旗,是信徒(香燈腳、隨香)在進香過程中所持的旗幟。

» Read more

歷時三年廟口紀錄片:桃園開漳聖王呈現原鄉神本土化與文化多樣性

透過本紀錄片,團隊希望能挖掘桃園開漳聖王信仰的多元面貌,並隨著桃園市各地的儀式文化,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尊在生活周遭伴隨我們的神靈。

» Read more
1 2 3 4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