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船、王爺信仰,被誤認成鬼船、鬼王:從學者的誤解,看容易產生迷思的民俗失語症
「東港王船是鬼船」誤解發言個案,顯現對民俗的陌生。民俗信仰是一地風土民情長期累積的成果,其風貌更是如今「在地全球化」(glocalization)風潮盛行時,使我們「愈在地愈國際」的珍貴資產。
» Read more臺灣民俗大小事,歡迎鄉親作夥來開講
「東港王船是鬼船」誤解發言個案,顯現對民俗的陌生。民俗信仰是一地風土民情長期累積的成果,其風貌更是如今「在地全球化」(glocalization)風潮盛行時,使我們「愈在地愈國際」的珍貴資產。
» Read more新北市民俗「淡水三芝九庄輪祀保生大帝」是淡水、三芝一帶重要的民間信仰,地方俗稱為「八庄大道公」或「九庄大道公」,是由九個庄頭每年輪值,直到今日「九庄大道公」仍維持著爐主制度,由爐主奉祀保生大帝,負責日常上香,每年農曆3月15日舉辦祭典、16日爐主交接、17日安座,每個月的初2、16日在爐主厝進行「犒大爐」,值年聚落進行「犒軍」,信仰與儀式深入影響當地人的作息,一代傳承一代,成為地方的傳統。
» Read more文/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神鬼交戰或神佛鬥法傳說表現著人們對神明威望的尊崇情感,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往往建立在神靈事蹟傳頌上,講述者將之視為地方榮耀,同時也是以神性象徵人性、見證人心,用以檢證生活世界中的生活道理、文化觀、道德觀等生命課題。
» Read more三峽與臨近的鶯歌、樹林、大溪,每年農曆八月至農曆九月許多聚落會舉辦尪公年例,早期尪公年例是由橫溪開始,之後尪公一庄過一庄,在各庄頭受到人們迎請、祭拜、看戲,戰後許多聚落受到統一祭典政策的影響,年例集中到農曆8月15日舉辦,橫溪仍維持農曆8月26日迎尪公,受到地方家族競合、開發歷程的影響,橫溪的尪公年例具有地方的特殊性。
» Read more(圖文/張靖委)在屏200縣道旁有一座磚砌的古老「聖蹟亭」,地方俗稱為「字紙亭」,這座字紙亭圍繞著關於斯卡羅豬朥束社的傳說,地方流傳斯卡羅豬朥束社是受到風水的庇蔭,豬朥束山的山形像是猴子,射麻山的山勢像是象鼻,象鼻啣港口溪水餵食猴子,使得豬朥束山下的豬朥束社不斷勢力壯大,於是興建字紙亭破壞這個風水。
» Read more圖文/張靖委|每到農曆七月,臺灣許多地方都有人在夜幕低垂時,於家門口點上一盞發光的「普度燈」,自農曆七月初一到月底,每晚點燈直到翌晨,那一盞一盞的普度燈帶著體貼陰陽兩界的心意,為先人映照出來到世間的方向、為夜歸的人提供安心回家的路。
» Read more文/謝奇峰/新書摘錄/蔡家所雕塑的大尊神明佔府城廟宇的數量最多,通常被安置在正殿神龕的重要位置,粧佛成就輝煌,知名度最為響亮,尤以大廟宇皆以有其作品為榮。發展版圖由南到北擴展至全臺灣,為我們留下來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