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後告別的情義:談路祭豬哥亮儀式與其它

文:温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執行編輯)

知名演藝人員謝友偵(本名謝新達),藝名豬哥亮,今日發引出殯,送葬隊伍綿延數公里。早在今日以前,即因治喪委員會發布「路祭」之「路關圖」,引起大量媒體側目。

報載誤稱路祭為遶境,因此掀起許多不同反應及討論,在失控的傳媒影響下,送行路線驟然減縮,令人不勝唏噓。甚至,就在出殯前夕,媒體亦引用算命師個人言論,進行錯誤報導,聲稱「民眾若要參加路祭,過程中切勿拿香拜或擺香案,否則可能害了豬哥亮。」,危言聳聽,不僅沒有媒體修正,甚至以訛傳訛,誤導社會大眾。

豬哥亮出殯花車布置(鍾秀雋提供)

事實上,路祭是自古以來存在的喪禮習俗,在《重修鳳山縣志》(1762)裡便有記載:「柩就車,為蓋,結以五綵,魂轎、香亭之屬畢具。親朋素衣冠送之,或祭於道左,謝以帛」。由此可見,早在二、三百年前的臺灣,就能看見出殯送葬隊伍中,親朋跟隨靈車與魂轎、香亭等祀品,整理衣冠跟隨送行;或是在道路旁進行祭祀,家屬再以布帛回禮答謝。

時至日本時代,鈴木清一郎在《臺灣舊慣冠婚葬祭與年中行事》裡,也特別以「排路祭」進行說明,文載:

 「排路祭」とは死者の生前、恩を受けた者が、其の徳を慕ひ葬式行列の通路の傍らに卓子を置き、之に牲醴を供へ、葬式行列の通過に際し香燭を點じ銀紙を燒いて禮拜することである。之に對し喪主は跪いて謝禮し白布を答禮とする習慣になつて居る。

其文亦即:路祭是受過死者恩惠者,為了感念他的恩德,在送葬行列通過的路旁,擺設案桌、備置牲禮,當送葬行列通過時,點上香燭、焚燒銀紙祭拜。喪主也必須跪地答謝,並以白布做為謝禮。

先不說排路祭者皆為受過亡者恩惠之人,必須知道,傳統社會裡會進行路祭儀式者,大多是認識亡者,尤其是鄰居親友等身分,因此面對排路祭者的答禮互動,也就成了陽世親人待人處事必須學習的禮節。

除此之外,不管在文獻記載或現實生活中,除了答謝布帛以外,有些地方還必須準備一包糖作為回禮,甚至是給付答謝禮金。但也因為早期社會經常有答覆禮金的情況,故也引來許多乞食者刻意為之,如果喪家本身就非富戶,往往不堪其擾。故,早在1908年的《臺灣日日新報》裡,就特別記寫到這樣的現象,報載:

 遮道以祭。喪家則須以頭帛及金錢贈荅之。此俗南北皆然。初猶擇殷富者乃為之。近則並中人以下之家亦不免矣。喪家之尤柔弱者。常被騷擾特甚。言之可厭。近聞新庄山腳李泰卜葬時。諸乞丐復出其故智以相嘗。既畢。每份概投以十二錢及頭帛一條。致祭者大嘩。

不僅如此,1934年鈴木清一郎也寫到乞丐透過路祭來徵求賞金的情況,甚至延續到戰後,有些地方的喪家還必須預先去「乞丐寮」裡「疏通」,以免不當的路祭,造成更多麻煩。

路祭儀式表現著生命告別最後一場情義互動,桌上已有家屬回禮。(銘仰提供)

在現代社會裡,許多人因為怕進行路祭時,喪家需要回禮,將會帶給喪家困擾,因此漸漸以出席公祭現場,取代路祭儀式。當然,喪禮文化改變,使現代社會儀式互動減少許多,如果在殯葬場送行,亡者其實很難有機會回到鄉里,讓鄰人親友進行路祭。或許正因路祭於當前社會日漸稀少,也才會造成命理師與社會大眾誤解。

話雖如此,路祭並非完全在當前社會消失,在許多重視傳統禮節的地方,依然保有這項習俗。尤其,現在幾乎不會有人透過路祭來進行乞討或掙錢,這也使路祭出現嶄新樣貌,不見得需要回高昂「謝禮金」,僅透過鄰人籌備牲禮素果、焚香燒紙祭祀,以及喪家跪拜互別、簡單「壓白毛巾」「壓白糖」回禮的儀式過程,就能表現臺灣民間社會對親友鄰人彼此間的情義互動。

這顯示路祭在民間社會雖然歷經不同時期變化,長期以來仍有他不可抹滅的儀式地位,許多地方仍保有這項禮俗。更不用說展現在許多對地方社會有所貢獻的人物身上,畢竟這是自古以來,陽世親友、仰慕者、感念者對亡者送行的最後情義。

豬哥亮是影響臺灣本土通俗文化發展的重量級人物,自然有他舉足輕重之地位,更甚是,豬哥亮曾擔任板橋鎮發宮主任委員,有情有義之人、鎮發宮子弟,都不免要送他最後一程,在沿途擺設路祭只是聊表基本情義,許多扭曲言論,甚至要沿途路祭不要持香擺香案,恐怕都是少見多怪、胡亂編造故事。

延伸閱讀:求牌人間:豬哥仙讓全臺組頭都跑路?

曾擔任鎮發宮主委的豬哥亮,為宮廟貢獻不少(劉家豪提供)

遇到路祭儀式,喪家跪謝親友鄰人,圖為田尾北玄宮老乩童發引送行畫面。(邱佑義提供)

彰化田尾有間北玄宮,該廟一位資深乩童邱家添先生,為玄天上帝與信徒服務七十年,2015年辭世時享壽九十歲,由於他生前救助無數人口,德高望重,在出殯那天,隊伍行遶村庄,每一戶人家皆自動自發於自家門口擺設香案、備妥果品,並於隊伍車輛行經家門口時,燒香敬拜、焚燒銀錢,送他最後一程。邱家添所服務的北玄宮,也擺設香案、特意列隊恭送,家屬一一跪拜答謝,場面感人,至情至性。在這個人人自掃門前雪的時代,還有這等情深義重的告別,豈非社稷之福?

送邱家添最後一程時,家家戶戶自備案桌致謝。(邱佑義提供)

田尾北玄宮管理委員會恭送玄天上帝乩子(邱佑義提供)

延伸閱讀:臺灣民間故事系列:嘉慶君遊臺灣探源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民俗亂彈版權聲明與投稿須知*

5 comments

  • 說的好,但含蓄了點,學者總是比較斯文。就說世俗人忌喪,連帶的把神明拖累?像昨日也ㄧ堆人說喪家豈有近廟之理?唉!實何妨呢?這喪家近廟頂多不適宜,無不可以,昨日路祭單位是謝先生生前主要信仰宮廟,這廟方執事兄弟情誼,專為送他最後ㄧ程道別儀式也是應該。但我之略見,若是加以(答神恩)之名會更好,謝先生有感這宮主神盧府千歲之的觀感又不同了神庥庇祐,這最後ㄧ程特意車隊繞經該宮,答謝神恩且道辭,何嘗不可。然由其孝子女們代其父,於廟前行跪拜禮,簡單隆重示誠。這社會大眾又不同了。但,該不會又有驚世駭俗的民俗專家又要說,使不得?若真,我倒想聽聽使不得之高論!

  • 天基星相研究所

    我是讀生死學門的學生,有關路祭請參考徐福全老師台灣民間傳統喪葬儀節研究一書使知

  • Pingback: 死的民俗:解析臺灣喪葬禮俗 – 民俗亂彈

  • 那些「專家」專門虎爛人家,像是通靈人索菲亞就是一個。

  • 所謂的專家有兩種,一種是會訪談蒐集資料的專家,另一種則是專門虎爛人家的專家

廖恒毅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