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溫度:談民間信仰中的香金文化

文/謝宗榮(耕研居宗教民俗研究室主持人、輔仁大學進修部宗教系兼任講師)

2017年7月23日全臺百座宮廟前往凱達格蘭大道以宗教嘉年華方式進行請願(李永倫攝)

》延伸閱讀|謝宗榮:祭祀禮儀信仰脈絡中的供品與祀具

「香爐」是燃香祭祀必備的重要用具,依其祭祀對象分為祭神、祀鬼等不同用途。祭神用的香爐通常為圓形,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祭祀玉皇上帝專用的天公爐,以金屬鑄成,做成大體積的高足鼎造形,置於室外向天處或拜亭;二是祭祀一般神明用的香爐,材質有石、陶、金屬等,多置於神桌上,有斗爐、披爐、詌爐等形式,以及三足、圈足等造形。而祀鬼用的香爐與祭神用香爐大小材質差不多,但通常為方形,乃是源自於天圓地方的觀念,如孔廟祠堂、公媽廳祭祖或有應公等所用的香爐即為方形,有時祭祖香爐也會製成圓形,但會在爐外兩旁加上掛耳以示區別。

木製有耳方形香爐(台中樂成宮)(謝宗榮攝)

天公爐為祭祀玉皇上帝使用的香爐。臺灣民間信仰繼承古代漢人信仰傳統,將玉皇上帝視為至高無上的神祇,暱稱為天公,乃是所有天神、地祇與人鬼的統領,因此祭祀天公所用的香爐在形式上,也多有別於祭祀一般神祇的香爐。臺灣民間所見的天公爐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為寺廟中所用的落地型鼎爐,另一種為民居所用的天公爐。在清末之前祭天乃是皇帝天子的專屬權利,一般寺廟並未供奉天公之神位,因此會在廟埕或廟前露天處設置一只落地的香爐以祭祀天公。民家往往以祭祀三官大帝之名義來取代祭天的行為,但仍習慣稱為拜天公,並在祀神廳堂大門後的燈樑懸掛香爐從事祭祀。客家族群則多在庭院圍牆上設置天公爐,或是直接將香插在院埕地面。

寺廟的天公爐造形多為落地式圓形三足鼎爐,一般以金屬鑄造,高約三至五尺,在爐身鑄有玉皇上帝名號或寺廟名稱。爐身的兩側各置蟠龍一條,相傳為古代「龍生九子」的傳說中,性喜好煙的金猊所轉化。許多寺廟為了避免香枝為雨水淋濕,也會在鼎爐上安置圓形或八角形攢尖式屋頂。民眾至寺廟上香時,大多會先向天公上香之後才朝其他神祇上香。臺灣閩南族群廳堂祭祀所用的天公爐,其造形多為圓形圈足小爐,以鋁、錫或青銅所製,上方安裝數條金屬鍊用以懸掛於燈樑上。鍊條的數目過去有「泉州人用四條(四耳)、漳州人用三條(三耳)」的說法,並有四耳為天公爐、三耳則為三界公爐的規則,但近代多已混同。而客家族群公廳祭天的天公爐,多就現地而設,材質或陶瓷、或石雕,並無定制。

神明爐為祭祀神明用香爐之總稱,一般以供插線香的香爐為主,普遍見於寺廟與民居廳堂祀神。臺灣所見神明爐多安置於供桌上使用,爐身高約六寸到二尺不等,是最主要的祭祀用具,其造形和材質十分多元。神明爐的形式可區分為圓形爐和方形爐兩類,傳統上原有祭祀對象之區分,基於天圓地方之宇宙觀,以圓形爐祭祀天神,如三官大帝、玄天上帝、文昌帝君等;而以方形爐祭祀地祇神和聖賢神,如城隍、山神、土地公、媽祖、關帝、保生大帝等,但近代多已混同。在材質方面,以金屬製(銅、錫居多)為上,其次為陶瓷、石雕等,木雕、泥塑者較為罕見。在造形上,方形爐多為敞口,圓形爐則可區分為爐身直筒如米斗的斗爐,爐口外翻的披爐與爐口內縮的詌爐三種類型,又有三足、四足、圈足等差異,更有具爐耳與無爐耳的不同,若有爐耳者,則多為雙龍雙螭或雙獅造形。

公媽爐是漢人廳堂祭祀祖先所使用的香爐,閩南族群泛稱歷代祖先為公媽,故名公媽爐。公媽爐在材質、形式上與神明爐類似,傳統上多喜好錫製香爐,以錫之諧音祈求祖先賜福子孫。在造形上傳統的公媽爐多作四足的方形爐,以符合傳統祭祀人鬼神之習俗,並特別講究必須有爐耳,以象徵子嗣不絕、香火薪傳。

祭祀儀式中道士以香奉請神祇降臨(謝宗榮提供)

在臺灣民間祭祀禮儀中,有數種燃香供神的方式,最常見的為線香(柱香),再來為盤香、末香(粉末狀)、瓣香(肅柴)、香珠(多作圓錐形)等。香爐一般多指插線香用的爐具,燃點盤香時則將大型盤香掛於空中,若小型盤香則以香盤承接,而燃末香、瓣香和香珠則使用薰爐。相較於一般的香爐,薰爐在尺寸上一般較小,多有雕鏤劃空的上蓋以利香煙飄散,爐蓋上常有獅子造形的裝飾,即為「龍生九子」中喜煙好坐的金猊。佛道兩教在舉行科儀時,常在科儀桌上以薰爐點燃末香或瓣香,而民間宮廟在迎接遶境神駕時,也會在設置於大門外的香案上供一只薰爐,或是由神職人員手捧置有薰爐的奉案來進行迎神的拜禮科儀。

手爐為一種帶有長握柄的圓形爐具,爐身直徑約兩寸,握柄長約一尺,雕飾成龍形或作如意造形。手爐可依使用方法區分為燃粉香與插線香兩種,燃粉香之手爐上方蓋有鏤空之爐蓋,內燃粉香;插線香之手爐則在爐身上方的中心鑿洞,並插上線香。在重要祭祀禮儀中,為首的信眾會持手爐隨拜,道壇在進行「朝科」科儀時,高功道長則會持手爐進行「發爐」儀式,以出官為信眾祈福,可見手爐是道教祭祀禮儀中十分重要的祀具。

在漢人社會裡,上香禮儀可追溯自古代積柴生煙以直達天聽的「燔柴」儀式,並從中衍生出「煙祀」、「實柴祀」及「槱燎祀」等不同的祭祀方式。焚香降神是中國祭禮內的重要儀式,除了燔燎之外,在先秦時期的祭祀裡,就會用具有香氣的植物加在黍稷上,使香氣充滿墻屋,於是香的功能便從祭神擴充至避邪、去鬼、返魂、逐疫、保健等範疇。

佛教與道教皆重視以香供養神祇,佛教認為香的含意有四:一是恭敬供養三寶,二是信息傳遞,三是燃燒象徵奉獻,四是戒定真香。佛教燒香以三支為宜,以表戒、定、慧三無漏學,也表示供養佛、法、僧常住三寶。而在道教中,以三柱香代表道教三寶和天、地、人,並以此敬三清,敬天、地、聖賢人。其意義主要有四:一是供養諸神。二是以香傳信,三是心假香傳,四是修持「三香」、盪除「三業」。除此之外,道、佛兩教也普遍在道場科儀中運用上香之儀,如大乘佛教的「香贊」唱頌,以及燒香、燃香、花香、塗香等行香方式,甚至包括「心香一瓣」;而道教在一般的供養之外,更發展出藉由燃香以「出官」通神降福之「發爐」儀式。可見無論是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在祭祀禮儀中都十分重視燃香,除了以香供養神明之外,也藉由香煙裊裊上升而將祈願上達天聽。

財帛(金銀紙錢)之起源亦與古代的「焚燎」禮儀與「皮帛」制度有關。皮帛即獸皮與絲帛的合稱,原為古人蔽體禦寒之物,絲帛普及之後也逐漸取代獸皮而成為財富的象徵,並被運用於祭祀禮儀中且形成一定的制度,民間多稱為「財帛」或略稱為「財」。帛古代又稱為「幣」,與玉合稱為「玉帛」,在祭祀禮儀中將絲帛捲起做為供品,並以一捲為「一匹」,五匹紮成一捆為「束」,祭祀時通常用一束為主,故又稱為「束帛」,迄今仍可見於孔廟與宗祠家廟之祭典中。在唐代以降,紙張普及之後,民間祭祀禮儀中的財帛,遂逐漸為紙張所取代,仿現實紙幣之制而成為金銀紙錢。

紙錢起緣於中古時期祭祀用的仿幣(刈金、福金)(謝宗榮攝)

有關金銀紙的起源,一般的說法有四:一為南齊廢帝因好鬼神,剪紙為錢以代束帛;二為唐朝時為了供養鬼神,裁紙為錢;三為漢代蔡倫為促銷其紙張,詐死由其妻焚紙錢後復活;四為唐太宗遊地府,藉由焚燒紙帛儲存陰府後還陽。徐福全認為前兩者因無更多類似的證據,故說法稍嫌薄弱,而後二者的傳奇成分頗濃,是以只能視為傳聞。

紙錢是仿自古代的貨幣制度,貨幣的起源則可往前推至新石器時代,以石子、獸骨製成的貝殼貨幣,以及春秋時代的「布、刀、金版」等金屬貨幣,後來在墓葬中又出現了鉛、銅質的「布」幣仿品,甚至有以黏土製作的「仿金版」。徐福全觀察到仿金版在表層均塗有一層象徵黃金的黃色物,這個方式與現今在錫紙上再塗一層紅色(象徵黃金)的處理相似。由考古資料來看,這些錢幣仿製品很明顯地應具有宗教上的作用,並舉唐代《冥報記》所描述的隋末紙錢獻祭之故事來加以佐證,指出紙錢是傳統上用黏土仿製金錢來獻祭的延伸產物,其觀念早在紙張發明之前就有了,用紙來代替其他材質(如黏土或錫),只不過是材質上的變化。而紙張因有易燃的特色,在焚化的過程中更容易滿足人們從現實世界轉化到另一個世界的心理。其觀點主要有二:一為紙錢的起源──「仿幣」,以模仿真實貨幣使其有宗教上的功能;二為藉由燃燒的過程而將紙錢「轉化」至另一世界,正如古代的「燔燎」之祭中,將牲禮、皮帛至於柴堆上而焚化,使其煙氣上升之意。

金銀紙錢之使用為何從埋葬衍化為燃燒?正是先賢們見識到物質經由燃燒手段而「氣化」為能量的過程,不管另一界是否能接收到,至少人們已透過此一手段將能量與意念送達出去,從而達到心靈上的目的。

(責任編輯:李至堉)

》延伸閱讀|林美容:萬年香火: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
》延伸閱讀|郭應哲、莊景程:環保非政治正確:知識與權力的傲慢無法解決香火問題
》延伸閱讀|張桓耀:燒對金香,利大於弊│政府管對了嗎?
》延伸閱讀|陳韋誠:創意無法替代民俗文化:評荒謬的米功代金政
》延伸閱讀|陳韋誠:被發明的文化替代性:以米代金的荒謬想像
》延伸閱讀|郭喜斌:保留一絲尊嚴的餘燼:別把瀕臨消失的民間信仰當做頭號目標
》延伸閱讀|温宗翰:宮廟為何走上街頭?環保單位只想操弄議題不想解決問題
》延伸閱讀|温宗翰:環保單位別把民間信仰當空汙提款機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民俗亂彈版權聲明與投稿須知*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