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艋舺廟會的靈魂:由青山王遶境看民間信仰的現代衝突
圖文:林柏伸(民俗文化工作者)
每年到了農曆十月廿日,臺北市的萬華絕對不會是安靜的,因為從這天起,一年一度的青山王祭典就要開始揭開序幕。這不但是萬華的年度盛事,其熱鬧程度,恐怕更是臺北市三大廟會中最喧囂的(大稻埕霞海城隍廟祭典、大龍峒保安宮祭典、萬華青山宮祭典)。萬華艋舺青山宮的青山王祭典,俗稱「艋舺大拜拜」,其中包含農曆十月廿、廿一日的夜巡,還有廿二日正日遶境。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十月廿三日的青山王聖誕,廟方會在這天舉行祝壽典禮,過後才是祭典的圓滿。然而民眾愛熱鬧的心理,讓人們的焦點著重在前面三天,信徒因此暱稱「迓青山王」。
不過,大凡人對於事物的印象常決定於其喜惡,比如討厭的人做了100件好事,但我們仍容易介意於其所做錯的一件事,但對於喜歡的人,我們就容易忽略掉他所做過不對的事。作為一個廟會參與者,因為喜歡廟會的氛圍,或是同儕間的交流,便容易忽略其所帶來的噪音及空氣汙染,而旁觀者則厭惡廟會對其正常生活的干擾,卻忽略了周遭的民俗文化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
也因為如此,台北每年盛大祭典期間,支持與反對廟會的聲音就爭戰不休。
如果要探究這些「意見不合」,筆者以為應該試著多用幾個角度去了解,至少知道廟會中各立場的角度。
站在居民的角度,台北市本來外來人口就多,許多人並不是土生土長的老艋舺人,因此對於當地的信仰,認同性本就較為薄弱,在加上戰後對於本土文化的漠視,即使是本地人,戰後世代也有可能在戰後教育氛圍下認為民間信仰是「迷信」,因此對於廟會活動印象較差。另外,現代社會結構已與過去相差甚多,民間信仰已經不是建立社會秩序的基礎,因此人與信仰之間的連結已經薄弱許多。所以一般人對於廟會活動除了參與度較低外,還有部分的人認為廟會活動對其生活是「干擾」,自然而然產生排斥感。
而身為請主的紅壇壇主,筆者不大確定其對於民間信仰的認知程度,但就外象看來,大多參差不齊,另外受到大眾社會化的影響,自然而然認為廟會就是要辦的盛大、吸睛就好,因此對於傳統的著墨程度就有待爭議了。簡易的紅壇可能僅把其祭祀神明恭請至紅壇,擺上祀宴,待神明遶境隊伍至紅壇前便接駕祭祀,繁複的甚至增加神轎、陣頭(如神將、家將、官將等)、乩童等等,甚至是燃放大量煙火、鞭炮,搭建舞台聘請舞團等團體表演,務必喧嘩盛大。很多紅壇壇主接駕時外象表現便是場面要大、現場要吵、接駕要拖,於是大眾所看到的就是煙火、鞭炮所造成的空氣及噪音污染,以及舞台所造成的喧鬧,還有廟會後所遺留下的垃圾(如煙火炮屑、工作人員的便當、飲料,甚至是檳榔渣及酒瓶等)。若請主沒有積極的管制,甚至也會看到乩童血流滿面、好事者打架鬧事的畫面。
陣頭人員受雇於請主,請主也許是廟方、也許是紅壇壇主,也許是還願者,不一而是。以青山王祭典來說,大多是紅壇壇主,或是贊境友宮。陣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有的陣頭嚴守宗教禁規,彰顯威儀,有些則否。這部分也得看各陣頭人如何約束其成員,頭人若能秉持原則,約束陣頭演繹者,則可以看到陣頭藝術之美、宗教莊重威儀。但許多陣頭因為不拘小節,以致漸趨隨便,所以三不五時會看到陣頭人員抽菸、喝酒、嚼檳榔,還有隨手丟垃圾,甚至是拉K菸、街頭打架等等。人們習慣放大看不慣的部分,另一方面,菸、酒、檳榔及紋身,本身就容易給人負面印象。
若是寺廟方,則要考量到地方的共識與廟方主事者的態度。以西港香為例,當地人的共識就是不希望在廟會上看到鋼管辣妹,因此在西港香科期間,當地謝絕類似的表演形式,若真有類似情況發生,當地及廟方都能立場一致,起碼不讓相關表演團體進入其廟埕,甚至是其信仰區域。然而對艋舺青山宮而言,許多他方所聘請的陣頭或是表演,僅能道德勸說,對此並無強大的約束力。廟會期間廟方遵守傳統,前有傳統軒社及八將開道,而後由轎班肩扛神轎巡境。所以對青山宮人員來說,遵循傳統遶境信仰區域為其任務,即使今天路關規劃到總統府,轎班也得任勞任怨地扛轎前去。站在廟方的立場,只要不是冒犯神威,不是太誇張的事項,通常以和為貴。所以有時紅壇接駕太久、或是拖延時間,廟方仍會依禮配合,也就難怪每過晚間十點之後,廟方人員便要回廟中分配噪音等罰單。
然而一般民眾不大細究誰是廟方人員、誰是陣頭人員、誰是紅壇工作人員,通常會直接歸類為一大類,即廟會參與者,而因為現代人對事物的不求甚解,就會直接說是陣頭人員,甚至用「8+9」來嘲笑與攻擊。現代人們畢竟對於不是那麼有興趣的事物,現代教育又特別抽離在地生活與文化,一般民眾自然就不會過於深入了解及研究。
廟會活動本身即是「常態」與「非常態」的交織,只是個人的體驗與觀感不同。常態生活歷程久了,總會讓人產生疲憊感,於是便需要非常態的活動去刺激,使我們能繼續生活。然而個人所選擇的非常態便不一樣,有人旅遊,有人逛街,有人參與廟會等等,非常態活動對於己身是一種維持常態之所需,然而對於他人,就有可能是非常打擾到其他人的「常態」。
對於相信神威的人們,有可能成為請主,而請主總希望神明在自己的接駕處能夠多停留一點,能夠多沾染神氣,多受點神明的眷顧。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施放鞭炮、煙火來拖時間。然而現今的紅壇請主,大多是在比拚場,似乎傾向一定要熱鬧,一定要吵,時間一定要拖。於是乎很多紅壇比拚的是煙火花了多少錢,放了多久,甚至比拚請了多少辣妹,是哪裡的天團,喧嘩或王駕停了多少時間。甚至有種說法是壇主花了多少錢,後面就會賺回多少,彷彿敬神的誠心是在於壇主到底花了多少錢?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熱鬧之餘,請主對於信仰的了解度到底有多少?接駕的誠心是否只能以這種拖吵拚的方式來呈現?激起筆者這麼質疑的原因是在於參加幾次青山王祭典之後,看到請主接完駕之後便可以早早收攤、打完收工,然後巷子裡的老艋舺人,信仰了一輩子的老人家卻得在夜晚的寒風中,痴痴地等待王駕不知道幾時才會蒞臨。對於身強體壯的年輕人來說當然沒差,但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也許一年就等待這麼一次王駕蒞臨家門前,好方便參拜。十多年前筆者初訪時,青山王駕大約晚間十一點多就可入廟,然而現今超過凌晨兩點比比皆是,有一年甚至一直拖到凌晨四點。有很多時候,民眾的紛爭恐怕也都來自這一點。
筆者相信神威顯赫,但也好奇誠意是否一定得用錢才去鋪排場?以往人們還願的方式是扮將隨行,但現今似乎要拚排場盛大,其實請主若能跟隨王駕,一直到最後入廟安座,是不是能顯得出誠意與對傳統的尊敬?鞭炮煙火不是不能放,而是應該減量,適可而止。盛大喧嘩、耗時巨資的方式,打擾到當地居民的方式,激起民怨真的是能彰顯神威?還是引人反感討厭信仰?廟會中除了辣妹與辣砲之外,究竟還剩下什麼?
陣頭人員是神明的隨行隊伍,如同古代的護駕及隨行人員。所以陣頭人員應該秉持莊重,尤其是宗教性陣頭人員。有時會見到陣頭人員抽煙、喝酒、嚼檳榔,自然就給人印象不大好,休息時也就算了,然而卻也有人在行進間帶著女友出巡等等的狀況。若再加上因此隨地丟棄垃圾,遺留髒污,相信連信眾都會感到生氣吧。假若今日總統隨扈值勤時嬉笑怒罵、抽煙、喝酒、嚼檳榔,甚至攜家帶眷上工,即使能力再好,恐怕給民眾印象也不會好吧?家將禁忌在開完臉後不得擅自講話,恐怕也有這一層意味在。另外,有些廟會性質是帶有莊嚴肅穆的宗教意味在,但人與人之間應有其尊重與禮儀。若三不五時見到廟會鬥毆事件,這些當然給人的印象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畢竟民眾很少會去探究事件發生背後的原因,而是記得廟會有打過架。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筆者也希望當地的居民能試著更加了解這項信仰的價值,有時候和年輕一輩的居民聊天,部分認為就是拜拜、就是會保佑人的神明,可是卻不了解靈安尊王究竟是甚麼樣的神明——甚至還有不知道是在熱鬧哪尊神明的——,更遑論尊王信仰了。其實不管先來後到,都應該試著了解與尊重當地信仰,畢竟人與土地應該是息息相關,而民俗建立於人與土地的互動與協調。即使宗教不同,也應彼此了解與尊重。筆者相信任何宗教其實都有著感恩的心態。民間信仰的住民因為生活平實而感恩神明,基督宗教的信徒不也是感恩上帝嗎?民間信仰教導人們要心存感恩,然而近年來人們與信仰漸行漸遠,使得世代隔閡越來越深,是很可惜的失去。
廟會本身其實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往來,並且帶著對於神靈的敬仰之心。近年來也因為本土文化意識抬頭,使得人們開始注意到廟會文化的區塊。然而不得不承認當代社會與傳統文化畢竟有衝突的地方,但筆者相信如果人們能秉持著過去傳統社會互敬互信的精神,參與廟會的人員能約束自我行為,地方信眾能進一步瞭解與尊重民間信仰,相信在其中一定能找到平衡點,使兩者能夠互利共存。
紅壇比拚文化在艋舺其實也是地方文化傳統 只是過去是角頭之間的比拚 小時候最有印象的是頭北厝與龍山寺口 兩紅壇只隔一條馬路 一個搭兩層高的紅壇 另一邊就會搭出三層高紅壇 這幾年的十月二十二 外地插花較多 本地角頭軒社興致缺缺 一方面沒人沒錢 一方面熟知艋舺歷史就會清楚 各角頭並不以青山宮為首 畢竟是受到日治獲得春秋兩季限定跟國民黨來台提倡節約拜拜把所有熱鬧集中到十月二十二
現在迎十月二十二根過去最大的不同是各角頭都當成境內熱鬧在迎 動員程度跟在地參與度一定不同
至於放炮 過去青山王繞境從日治就沒少過 日本政府初期還鼓勵多燃放 當然還有一些流行病 而傳統鞭炮富有硫磺有殺菌效果 加減
以前放尺炮更浮誇都是堆成一座山一次點燃一朵蘑菇雲升上天 但這是為了不拖延時間 過去陣頭比現在多太多 過紅壇也不行禮直接走過就好否則結束不了
但這些隨著角頭在現今社會沒有功能十月二十二基本上是角頭互相比拚撐出來的廟會 雖然這幾年靠著外地助拳還是依然熱鬧 但缺乏在地支撐漸漸式微是一定的 海浪過去剩下甚麼 這是我們這些在地人擔心的
官員「視民有“嚇” 」使人民極為不爽應向人民道歉請罪
https://newtalk.tw/citizen/view/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