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雷勾動地火|認識歌頌生之慾的臺灣情人節
圖文/楊玉君(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2/14是有名的西洋情人節,那麼你知道臺灣情人節是那一天呢?
細數傳統節日,從來沒有哪一個節日以愛情為慶祝主軸。性質上較接近「情人節」的,應該算是元宵了。許多月圓型的節日,大抵都與農耕生產週期有關。春天適值農作伊始,過節時充滿對生命延續或生計經營的盼望。元宵的活動中便蘊含豐富的生命意識,舉凡農夫祈求豐收、婦女求子、未婚男女社交都集中在此時進行。

造型花燈不僅具有民俗意涵也展現藝術技巧
先民咸信人類的作息與自然界萬物之間有種神秘的交感,當作物播種的同時,也是男女野合的時機,其目的在於以人類的生殖活動的交感作用來促進農作物的生長。只是文明日益進化,赤裸裸的生殖活動可不能隨地上演,於是生殖的願望便變裝易容、改頭換面以稍稍文明一點的方式浮現。史書中提到元宵的活動,幾乎少不了所謂的「淫戲」、「淫奔」這些關鍵詞;蓋因真槍實彈的野合不見容於社會,便得拐彎抹角的藉著歌、舞、或戲劇來曲折生殖的願望。
元宵既是上元天官賜福的日子,再過半個多月又是頭牙,為一年當中第一個土地公例祭日,到處都少不得要有歌舞演戲酬神。過去在廟會時十分流行的車鼓戲、採茶戲,偶有暗示性的動作及曲詞,或穿插些閨房戲謔性質的有色笑話,往往令衛道人士跳腳不已。而即使是文雅一點的劇目,也多半圍繞在才子佳人花前月下的主題展開元宵的浪漫情節。更兼元宵放燈盛事,金吾不禁,舊時就連平日深居簡出的大戶人家婦女都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夜遊賞燈。此時花好月圓、男女婆娑燈下;捱捱擦擦、眼眼相覷,一不小心四目交投就天雷勾動地火遇見了三生前的冤家。君不見歷來小說戲曲的情節,才子佳人一見鍾情的時機、落難情侶重逢團圓的場合,十之八九是在元宵夜!

俗語說:「鑽燈腳,生卵葩」,是已婚女子的祈子儀式
於是從一見鍾情、幽會私奔、到才子中狀元、皇帝賜婚大團圓這一番曲曲折折,無非是展演一文明化、隱晦化的生殖活動,最終的洞房花燭閨房樂才是重點。戀愛的目的是婚姻,婚姻的目的是子嗣。君不見那才子佳人的後話,必然是代代子孫甲第登科緜延不絕麼?
所以舉凡婚戀求子、求豐收的祈願與儀式,莫不利用元宵來進行。因為此時生命能量勃發,蠢動的春氣沛然充斥天地之間,所有求吉、求財、求福、求子的儀式與時間能量相加乘,信徒認為會更有效驗。比如台灣俗諺:「偷挽蔥,嫁好尫」、「偷挽菜,嫁好婿」,說的就是未婚女子在元宵夜祈求佳偶的偷戲祝願。已婚的女子也不愁沒樂子,台南麻豆、大目降等地區的元宵查某暝,甚至就是突顯出節慶氣氛合理化下的女性性自主,這種明目張膽的儀式化調情,就是一種象徵性的模擬生殖活動!許多求子的婦女也會在元宵當天去廟裡「乞花」,例如嘉義朴子配天宮的牡丹花樹。求子的夫妻擲筊向媽祖祈求賜與白花(兒子)或紅花(女兒)。雖然理論上隨時可以祈求,但信徒大多集中在元宵這一天進行求子,絕非事出偶然。

泉州花燈
另一方面,元宵的燈火也可視為太陽在人間的微型存在。在生產活動肇始的初春,藉著火的光明來驅趕黑暗以及其代表的惡靈邪祟,讓太陽所代表的生命熱力照射大地,以使萬物欣欣向榮。農民們會在元宵夜裡舉火把,到田裡去照亮田地,以示驅逐害蟲,促進土地豐產,此俗各地名稱不同,有稱「照田蠶」、「炸虼蚤」、「燒田財」等等,均為豐產儀式之一種。同時,又因為燈諧音「丁」,張燈本身又有祈子嗣之意涵。就連提燈籠,都應視為火崇拜祈求豐年及豐產的遺緒。而在燈下行走的「鑽燈腳」更有俗諺賦與它「鑽燈腳,生卵葩」的求子意涵。
燈火既代表了生命,歌舞百戲又隱晦的展演了生殖活動,元宵其實就是個歌頌生之慾的節日。想要創造生命,在文明的現代,還是該從戀愛開始。所以,最最適切的過情人節方式,大概就是與伴侶在元宵夜上街提燈去!最好還是提一盞點了蠟燭的紙燈籠,萬一不小心燒了,還剛好可以符合「出燈(丁)」的吉利好口彩!
Pingback: 打新丁、拜新丁│正月半大家loi去臺中東勢逗鬧熱 – 民俗亂彈
Pingback: 雲林鬧元宵│馬鳴山鎮安宮出巡五股十四庄 – 民俗亂彈
Pingback: 反思無形文化資產│吃飯擔可以是五年千歲遶境的代名詞嗎? – 民俗亂彈
Pingback: 上元節福滿人間:六堆客家聚落作福 – 民俗亂彈
Pingback: 七娘媽生出鳥母:臺南做十六歲 – 民俗亂彈
Pingback: 福德老爺踅境賜福:花壇白沙坑迎花燈的核心信仰儀式 – 民俗亂彈
Pingback: 七夕乞巧與懸針民俗觀 – 民俗亂彈
Pingback: 花樹下:你的本命樹最近澆水了嗎? – 民俗亂彈
Pingback: 正月十五慶元宵 | 故事之海
Pingback: 臺灣民間信仰中的兵將觀(1):野柳淨港與白沙坑迎花燈 – 民俗亂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