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不勝食賤售四斤:「衝」到政府掠袂著的五年大科

文/洪瑩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博士後研究)

「五年大科」是指雲嘉南等區域,逢寅、午、戌年辦理恭迎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的相關儀式,是雲嘉平原重要的跨聚落信仰儀式,民眾常稱之為「五年到」、「五年大科」,實際上五年大科為四年一次,因為頭尾年份同時計入,所以稱之為五年大科。

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的五年大科,包含馬鳴山鎮安宮建醮祭典活動,以及眾多聚落與寺廟恭迎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到村莊內遶境、舉辦相關祭典,這些儀式相當複雜多重,包含迎王、送王、進香等相關祭典,迎請五年千歲的庄頭多數來自雲林、嘉義地區,被稱之為「香庄」。

五年大科習俗傳統,據口傳資料至少清代即已存在,但清代方志上並未見相關記載,畢竟清方志傳抄情況相當普遍,且交通不易,並非均質且廣泛式的調查研究,所以,方志本來就經常忽略許多重大儀式,再加上當時馬鳴山地處偏遠,長期以來遠離政治中心,沒有記錄也就不足為奇。只是,從日本時代以後的相關報導,反而可以看出一些特色。因為迎五年王對雲嘉平原各庄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祭典儀式,因此在報紙文獻當中,經常可見祭祀的王豬有不夠用的情況,甚至因為祭典大量宰殺豬隻,引起物價波動,足見五年王在雲嘉地區的影響力;也正因如此,從日本時代迄至戰後戒嚴社會控制時期,五年千歲一直頗受政府關注,希望能簡化其祭典。

編按:「衝」於本文文題作為臺語字,音「tshìng」,形容氣勢驚人。(編輯:温宗翰)

迎五年王影響範圍遍及雲嘉平落每個角落(李永倫攝)

▍《臺灣日日新報》,1918 年12 月7 日。

五年一祭,因得五年千歲之名,靈感十方,西螺、土庫、北港、樸仔腳諸處,信仰極深…。今年值祭。舊曆十月九日以來。北港、水燦林、蔦松、土間厝、先後設祭。宰豚數百頭。本廟虔修道場,建醮三天,附近善信大屠剛鬣千餘頭,以致肉不勝食,每圓賤售四斤,臺北飲食商多來購買。

▍《臺灣日日新報》,1922 年11 月05 日。

臺南州北港郡水林庄萬興といよ戶數僅かに六十餘戶の部落ては去る二日虎尾郡海口庄馬鳴山の五府千歲といふ神樣を五年振りて迎へたのて三日の大祭を執行した當日は神に豚百六十頭山羊百六十頭計三百二十頭の山羊及ぴ豬を犧牲に供へた同部落の祭…

從不同的報導內容,都可以看到日本時代的規模已經是相當盛大,區域大概從雲林麥寮一直到嘉義朴子、東石一帶,範圍在雲嘉海邊與平原地帶,與現在的主要迎請五年王位置大致相近,可見最晚至日治時期,香庄的規模與儀式已經大致成形。在儀式的盛況上來說,報紙報導記載著「宰豚數百頭」「豚百六十頭山羊百六十」等,都能看見當時祭拜「王豬」「王羊」是一件重要的事項,數量多到無法立即食用完畢,但民眾依然虔誠地殺豬宰羊以進行祭祀,於是只好用比較低的價格賣出,引起北部飲食商都前來收購,可見當時盛況。由於祭典規模相當盛大,影響到物價變化,這特別引起東石郡役所的注意,所以推行各項節約政策,希望「改革」風俗、宣傳節約。如此報導證明,日本時代的五年大科,已經是非常盛大的儀式。

▍《臺灣日日新報》,1930 年11 月27 日。

…郡下六腳庄部落民于本月下旬所舉行五年王爺祭,打破舊慣,宣傳節約。祭祀冗費,故自本年始,祭祀限一日,而祭典各部落務為一齊舉行,廢去無益行事,行列以簡素為旨,如宴會…

五年大科時敬獻王豬的規模相當驚人(李永倫攝)

戰後隨著臺灣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對於五年大科的信仰也產生較多的改變與影響。首先,國民政府來臺以後,因為其反攻戰備、現代科學思考等綜合因素,再加上社會物價波動嚴重,因此國民政府在臺灣不同時代,皆有推動「節約祭祀」、「統一拜拜」、「風俗改善」等一系列對於民俗與民間信仰的壓制改革政策,其中,對於民俗影響最大的就是相當知名的「統一祭典」,可以說是席捲底層社會,至今仍對於各地區祭典儀式的舉辦,有著重大影響。五年千歲因為其規模盛大,當然也受到相關影響,比如聯合報即報導當時縣府推動民俗改革的作法:

▍〈雲縣平安祭 限一天舉行〉,《 聯合報》,1954年10月6日

雲林縣府為加強推行改善民俗,實行克難節約,決定本年度「平安祭」全縣統一於農曆十月十五日一天舉行,縣府已通飭各鄉鎮公所會同警局協助切實推行,並利用村里大會擴大宣傳,並訂定統一祭典辦法乙種:(

一)、 平安祭統一於農曆十月十五日舉行,各鄉鎮如有特殊原因須變更另日舉行者,應將變更日期於了十一日以前報府備查。(

二)、如有舉行「五年王爺」祭典者應與平安祭合併舉行,並不得迎送「五年王爺」繞境遊行或迎神賽會,違者決定嚴法懲辦。

這則報導除反映當時的時代背景外,也反映當時五年王爺的祭典在雲林縣非常多聚落參與,也有一定規模以上,甚至相當盛大,所以縣政府在該年才會特別要求節約,而當時迎五年王,除一般祭祀外,還包含「繞境遊行或迎神賽會」。這也同時反映於現在常見的五年大科儀式,有些聚落已經主動將謝平安儀式與五年大科結合在一起辦理,即很有可能是受到當時統一祭典的政策影響,不過,不管各時代政府怎麼禁,或怎麼介入祭典,對地方而言,謝平安可以合併減省,但五年王四年才一輪,實在不能減除或怠慢,十足見證五年千歲信仰在地方信徒中的重要性。

迎王年王祭祀各村莊情況不一而足(李永倫攝)

除了政府政策對地方與五年王祭典的影響,戰後隨經濟的發展,臺灣各庄頭開始有能力興築自己的廟宇,所以戰後頻繁出現以庄頭為主的迎請五年千歲儀式,原本是社區共同參與祭典,也漸漸地轉由廟宇主導,有趣是,因為部分聚落興建廟宇主神即是五年千歲,或是分靈五年千歲祭拜,所以部分香庄不直接到馬鳴山鎮安宮迎請神像,轉變成是往馬鳴山鎮安宮進香,豐富了迎五年王的儀式類型。

另一方面,戰後政府積極進行交通改善,這使得原本位於偏鄉的馬鳴山鎮安宮,日漸有了更好的聯外管道,許多地方都可以直接到馬鳴山鎮安宮迎請王爺回庄祭祀,這點與以前交通不便時代有很大不同。過去,香庄彼此經常需要相互合作,以聚落方式聯合請王、輪流祭祀王爺;交通便利以後,聯合迎請五年千歲的路線遂大量減少,各自迎請增加。目前,以溪口鄉柴林腳到大埤三塊厝的輪流路線保持較為完整,而聯合請王再分別舉辦儀式,以北港、元長、六腳等聚落維持較為完整。

總的來說,五年大科香庄數量因為時代變遷各有消長,不過,雖然型式隨著社會型態變化,但雲嘉海邊與平原區域還是五年千歲信仰核心區域,影響範圍超過五百自然聚落,使五年王成為臺灣相當具有影響力的「王爺們」,同時也使馬鳴山鎮安宮成為王爺信仰重鎮。

【了解更多】本文摘引自《受眷顧的土地: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大科》一書。

【新書訂購網站】

。博客來 https://goo.gl/fhYf2m

。三民書局 https://goo.gl/nBFxTg

。金石堂 https://goo.gl/fsnPZt

。讀冊生活 https://goo.gl/nKGXUC

。誠品網路https://goo.gl/LtSFuj

【全臺巡迴紀錄片放映暨新書發表會】

。活動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ours/334949600422848/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民俗亂彈版權聲明與投稿須知*

*民俗亂彈@LINE

3 comments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