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佛祖洗身軀水:臺灣本土浴佛香湯民俗觀
文/張靖委(民俗亂彈編輯、北藝大建文所碩士)
釋迦牟尼佛的誕生日俗稱為「佛祖生」,亞洲許多國家都有相關的慶祝活動,北傳佛教多以農曆四月初八作為佛誕日,現今臺灣舉辦佛誕的日期相當多元,有在國曆的四月八日、農曆四月初八、國曆五月第二周日、衛塞節,這幾日都有相關的慶祝活動,但多數寺廟仍以農曆四月初八舉辦浴佛。
浴佛是佛誕日最主要的儀式,將水澆灌在神像上是亞洲眾多國家共有的文化,在佛教興起前的印度社會,清涼的水被人們視為神聖的象徵,水能求福滅罪衍伸出將身體浸入水中沐浴,或是提水灌沐神像的宗教活動,佛教形成後,繼承了古印度洗浴供像的風俗,結合釋迦牟尼佛的 本生故事,模擬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種種瑞象,灌沐佛像被賦予佛教教義,發展出一種擁有佛教色彩的供養儀式,成為佛教的教義修行實踐。
漢文化出現浴佛儀式有著悠久歷史,北傳佛教最早的浴佛紀錄見於《三國志•吳書•劉繇傳》,另在南梁時期《荊楚歲時記》中,記載長江中游一帶歲時節日時亦有所提及。文獻證明西元五世紀時,浴佛已經發展為地方風俗節慶,更因為社會各階層皆盛大舉辦浴佛;於是到了唐朝,在《唐會要.卷八十二》更記寫到當時朝廷定四月初八為佛誕日,並將此日列入官方例假。
中國宋元時期的寺院,開始出現藉由「清規」來規範日常作息,尤其是元朝正統七年(1442)刊行的《敕修百丈清規》被各寺院所遵循,該清規制定有〈佛降誕〉一文,將浴佛正式形成制度,自此漢傳佛教觀點的浴佛儀式便相沿至今,在較長時間範圍內,經過世代人民發展,開展出許多不同的浴佛文化。
飲甘茶呷平安:臺灣本土浴佛節
臺灣隨著移民社會帶來傳承發展的浴佛,則有其隨著生活環境與社會結構自我生成發展的脈絡,有屬於臺灣的在地性、特殊性,臺灣自明清以來,受到僧官制度影響,許多寺廟都由僧侶擔任寺廟住持,也發展出各民間信仰宮廟供奉佛教菩薩或祖師的傳統,隨著時代更迭,浴佛文化巧妙地與民間信仰脈絡整合,因此,浴佛在台灣並非只存在於佛教寺院,許多民間信仰宮廟也都會舉辦浴佛儀式。
臺灣浴佛的盛況早在清康熙23年(1685)蔣毓英纂《臺灣府志》已有記載:「四月八日,各院僧於閱月前,沿門索施,作龍華會,俗謂之『洗佛』。」百年來浴佛一直是各地寺廟重要的年中行事,至今仍有寺廟延續日治時期受日本佛教舉辦「花祭」的影響,使用鮮花裝飾「花御堂」,將佛像與香湯水盆置於花御堂內。
浴佛沒有繁複的儀式,過程只是舀取水盆內的香湯澆灌在佛像上,澆灌三次後,舀取水盆內的香湯飲用。相對於佛教徒想藉由舉辦浴佛來宣揚佛教教義,更多人選擇在這日前往寺廟是為了祭拜、喝香湯,浴佛之後要喝香湯是許多臺灣人對浴佛的文化記憶。
佛經有關於香湯配方的記載,但各地因應環境能取得的材料不同,遂發展出各種不盡相同的香湯配方。臺灣的香湯熬製多採用本土生長的青草,包含菊花、甘草、桂枝、薄荷等藥用植物,這些藥用植物平日也被使用在熬煮成青草茶;浴佛的香湯特別強調甘草,所以香湯又有「甘茶」之稱,甘草具有消熱的功效,在臺灣常被食用。
青草知識是世代生活在臺灣這片土地上的生活經驗累積,浴佛香湯是一種季節性的民俗食物,將藥用植物熬煮成的香湯澆灌在佛像上,人們再舀取飲用,飲用香湯隱含有「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觀念,更有「信者恆信」相信會獲得佛祖庇佑的想法,顯示臺灣人「呷平安」的文化脈絡思維,於是到了佛誕日許多人會相招去浴佛,彼此分享香湯,傳達臺灣民俗人與神、人與人的社會關係。
佛誕日是臺灣民俗中的一個節日,歲時祭儀有年度循環的特質,在不同的時間點,反映各個時節的意義,佛誕日是介於穀雨與立夏之間的一個節日,農曆四至五月為梅雨季節,臺灣一年的降雨以梅雨季節和颱風期的降雨最多,人們面對連日的降雨唯恐大雨成災,此時亦是初夏天氣逐漸轉熱之際,身體能感覺到明顯的變熱,在悶熱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產生疾病,人們透過信仰的力量去面對惡劣的氣候條件,這種透過祭拜藉以祈求平安度過環境變化,是臺灣普遍的過節心理。
其實在《佛說灌洗佛形像經》也有說到:「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以春夏之際殃罪悉畢,萬物普生毒氣未行,不寒不熱時氣和適 」早期缺乏對疾病生成的認識,認為疾病是因果報應、惡鬼等邪氣對人類生存所造成的威脅,喝香湯不僅具有信仰上的祈福意涵,更具有實質上清熱解毒的功效,成為臺灣人祈求佛祖保庇,尋求身體健康的習俗,希望解決惡劣氣候對生存環境與身體的不良影響,環境氣候引導民眾如何看待浴佛,這正是浴佛在臺灣民俗所表現的核心意涵,才是浴佛得以在民間社會普遍被舉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