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光普照:為好兄弟點一盞溫暖的燈
圖文/張靖委(民俗亂彈編輯)
臺灣民俗農曆七月俗稱為「鬼月」,人們相信農曆七月初一日為「開鬼門」,孤魂從陰間來到人間,臺灣許多地方都有人在夜幕低垂時,於家門口點上一盞發光的「普度燈」,自農曆七月初一到月底,每晚點燈直到翌晨,為這些來到人間的好兄弟照路,指引前行的方向,也避免好兄弟誤入家中。
「普度燈」又稱普度公燈、老大公燈、路燈,其實點普度燈除了是為孤魂照路,也有為人們夜行、夜歸壯膽的作用,因為早期缺乏路燈,夜行只能依賴微弱的火光,尤其走在農曆七月的黑夜,難免使人心驚動魄,於是家戶門口的那盞燈,也提供人們安心夜行。
查閱史料,甚少有關於普度燈的記載,乾隆6年(1741)劉良璧編纂的《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記載了農曆七月的「路燈」,〈卷六 風俗〉:「是夜頭家為紙燈千百,滿路插之,名曰『放路燈』。」這段史料所描述的「路燈」,研判是一種用竹枝與紙所作成,造型呈現漏斗狀的紙燈,又稱為「路頭燈」,這種紙燈在今日臺灣南部、離島的普度儀式仍可見到,普度前插在聚落各地,指引好兄弟前來受普,目前各地所見的「放路燈」儀式,紙燈的數量不等,未有如史料所述「紙燈千百,滿路插之」的狀況。
臺灣民俗在農曆七月廟宇所舉行的普度醮典會豎立燈篙、施放水燈,燈篙與水燈都是燃燈照明,藉由燈光讓遊移的孤魂尋光而至,來赴普度會場,享用陽間的普度施食,所以臺灣人重視立燈篙、放水燈,立燈篙往往是普度醮典的一項重要科儀,宣告普度的起始,普度結束也會慎重的謝燈篙。路頭燈與燈篙的用意相同,同為召請陸面孤魂能循燈進入普場受普,但兩者的形制、作法不法。
普度燈的用意則是為孤魂照路,家戶與廟宇都會懸掛,在清代臺灣與福建的方志中,可以見到關於燈篙、水燈的紀錄,但都未能查到關於普度燈的相關紀錄,樺山資紀在他自己的日記《臺灣記事》中,記錄他在1873年來臺偵查期間的所見所聞,他就看到普度燈並記錄下來:「從盂蘭盆開始到月底止,每天都要掛燈…」從樺山資紀在臺時間與行動路線推論,他所見到的是宜蘭地區農曆七月的情景。
在日本時代初期的臺南打貓辦務署(今民雄地區)的調查報告《嘉義管內采訪冊》,書中詳細紀錄普度燈:「自七月朔日起,有用莿竹一枝,約有二丈餘高,豎立於大門外,竹上高懸一燈,夜間點火,高照四處,俗曰『燈高』。亦有僅以一燈懸於門外,燈上書『陰光普照』,曰『路燈』。至晦日,備辦牲醴、菜料五味盌,致祭孤魂於門外,燒金紙,將此燈以送。每年七月皆然。是月朔望晦,無論村社街衢,皆有致祭之例。」內文描寫在家門口懸掛的普度燈,燈上書寫「陰光普照」,與今日嘉義、雲林地區所見到的普度燈形制相似。
同樣在日本時代初期成書的《安平縣雜記》也有紀錄普度燈:「臺沿漳泉遺俗,作普度盂蘭會,甚形熱鬧。計自七月初一起,先豎燈篙,燈之四面,書『普照陰光』四紅字於其上。徹夜燃燈,家家有之,光耀通衢。至八月初一方罷。」這些史料都顯示臺灣南北各地在農曆七月點普度燈。
普度燈一般是在農曆六月三十日下午先安置好,待夜晚之後,焚香祭拜後,點燃燈內燭火,稱為「起燈腳」,慎重者在起燈腳時會準備供品、紙錢,整晚放光至農曆七月初一日早晨,每日焚香、點燈,直到農曆七月結束,祭拜後撤下普度燈,明年農曆六月底在將燈掛出。
泉州所見的普度燈多為竹篾燈,而臺灣不同地區的普度燈有不同的特色和外觀,常見的形式是以鋁皮作成四面燈箱,四面安裝玻璃,可防風雨並可透光,玻璃上所寫的字詞不太一樣,有寫「陰光普照」、「慶讚中元」、「閤家平安」、「一心誠敬」等,更簡易的是只使用燈泡,並沒有嚴格的定制,有些民眾會將燈上覆蓋斗笠,有時斗笠會再掛上篙錢。濱海的東石一帶,普度燈的作法是將竹枝、黑芝麻稈捆綁成束,將燈具懸掛其上。
金門所見的普度燈,有作成三面裝玻璃,靠牆處則無玻璃,玻璃片上畫著簡單的花草,左、右兩片小玻璃上則分別用紅色油漆寫著「七月流火」和「中元普渡」等字,造型簡單古樸,充滿民藝之美,金門許多民宅外會點燈,而有「七月流火」之稱。金門的普度燈習俗於2011年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普度燈多安置在家宅門口,有些廟宇也會點上普度燈,例如艋舺龍山寺、大埤大和街三山國王廟、南鯤鯓代天府等,而基隆老大公廟則將傳統的普度燈習俗發展成為點燈活動,稱為中元燈,將民眾報名登記的燈籠架設在廟外,每年都有數千盞燈籠,數量之多形成燈牆,廟方舉行盛大的活動在農曆七月初一子時開燈,成為基隆中元祭典的第一項活動,每年總能吸引許多媒體的報導。
早期普度公燈的情形普遍易見,隨著路燈普及、民俗傳承式微,近幾年來點燈的人越來越少,目前只剩較為傳統的中、南部或特定地區的民眾還保留此俗,只是鄉村點燈的人家也逐年減少,在都市之中更是難看到普度燈,那一盞一盞的普度燈帶著體貼陰陽兩界的心意,為先人映照出來到世間的方向、為夜歸的人提供安心回家的路,這種溫暖與協助有著滿滿的人情味,希望能繼續點燃每個七月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