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府元帥的烏令:宗教文物換新,敢攏要燒掉?
【編按】:烏令,是採取黑色布料所製作的三角形旗幟,上方通常書寫著令字或代表神靈的名號,是神明靈力的一種具現化形式,同時也是神明率領兵將的文化表現。臺灣民間信仰習慣敬奉黑令,若於神明出門時,有時將之作為號令千萬兵馬的象徵;但烏令形制、書寫內容與使用方式,往往隨著不同地方文化略有差異。本文中的烏令,在完成任務後即要進行焚化,藉以表示圓滿。焚化,在民俗思維中,有「回天繳旨」之意;此是民間信仰普遍可見的慣習,認為天地萬物皆有靈,由「天」作為萬物主宰,凡宗教有形器物皆有其靈性,經過焚化後即象徵化歸於無,靈性也將返回自然界無形無體之天。但隨著社會變遷與文化思維發展,傳世宗教文物往往代表著一個地方信仰的歷史記憶,具有豐富的文化識別作用,能累積地方情感,是以本文作者在完成傳統認知上的儀式後,赫然又想起傳世宗教文物或許也能留存,讓後代子孫擁有歷史記憶的有形物件,透過這層思考,行文間顯示出其個人思考歷程,以即對應於現當前民俗發展的文化關懷;文末,作者發現宗教文物雖然已經失去,但至少保留了數位照片可以緬懷,這也顯示出時代變遷的便利面,也為宗教文物存續與保持傳統民俗邏輯的共同面,提供另一種思考。(文/温宗翰)

圖文:王勁勛(崑山科技大學機械系汽車組學生)
這日,是咱田府元帥的聖誕千秋,舊曆六月二四,也是這塊烏令完成任務,欲轉去天庭繳旨的日子。
這支烏令旗參咱頭旗將近有二十年的歷史,寫著「田府元帥」的名號;你若去看咱「卑南宋江」參「寮仔廍宋江」佇2003年結盟合陣的記錄就知影,烏令𤆬頭,代表著宋江陣的精神。
不過,佇今年元宵,這塊烏令正式退休,換上新的烏令。
雖然講這兩塊令旗新舊有別,不過歷史年代相仝,看起來也是感覺有使用過的,較有舊味,嘛較有保存的意義。
共烏令擲落去金爐彼咧時陣,我後悔矣。
一心干焦會記得,元宵欲共這塊烏令化掉,煞袂記得欲共遮爾有保存意義的歷史文物留予起來,犯勢佇十年後、二十年後,會當共卑南的囝兒序細講;講這塊烏令有參咱轉去學甲大廟謁祖,嘛有參咱轉去和寮仔廍宋江陣的兄弟仔搏濫,因為咱抑毋知影,後一遍轉去臺南會是當時?
尤其佇這個囡仔無欲閣再參加傳統廟會、無愛插廟事的時代,過去的歷史總愛保存落來;親像咱一四界的宋江兄弟,時常拄著箍無宋江腳的問題,日後若閣無人來傳承,恐驚會消失。
文化消失就足歹找轉來,上無,若留著這塊烏令,猶閣會當證明咱庄頭以早有過頂盛的時代。
傳統文化佇現代社會干若會慢慢仔消失,就親像現在厝邊隔壁的感情,嘛漸漸仔無閣聯絡仝款;保存這馬的文物,至少後輩才會當了解著過去的歷史發展。
佳哉,毋知影啥物原因,當初時去共舅公討著這塊烏令,轉來翕尚尾一張相片作紀念,若無我會後悔後半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