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五月節:你知道端午節不只是一個節日這麼簡單嗎?
「插青」於門上作為一種逃生記號,綁粽子則是為了慶祝死裡逃生。這樣的端午傳說沒有屈原,沒有汨羅江,沒有祭奠愛國詩人的偉大情懷,災後重生的喜悅,才是這個故事的核心價值。我想,祭奠偉大的愛國詩人真的太遙遠,逃離現世的災難,也許更符合庶民的期待。
我們的教育一再提到屈原的重要。最後,他的那偉大的愛國情操早就掩蓋過端午節的意義。先秦一個抑鬱難伸文人的自盡,真的與我們過的節日有那麼大的關聯嗎?還是教育使我們不知不覺的遺忘了本來先民對端午節的想像?兩個世代,卻有對端午節完全不同的認識。當端午節吃粽子時,除了千篇一律的遙想偉大的屈原外,是否應該了解一下,台灣民間故事中沒有屈原的端午節。
在臺灣,現有關於「端午源起屈原」的各類文獻紀錄,大多是模寫自漢籍古典文獻,為端午節尋找一個快速解釋,所以在文字裡很難看到來自民間價值觀的累積,或是民俗社會內部的深層紀錄,甚至你也看不到民間思想傳播的變化與轉折。這種單一情節與僵化的敘事,與普遍民間傳承的現實狀況完全不同。
事實上,無論敘寫故事的文筆能力或語言狀況如何,這樣一個情節,只是來自文獻裡的傳抄版本。真正來自民間的故事,根本不會考量歷史文獻書寫內涵為何,前後關係,甚至不那麼簡要與工整。因此,我們得以從中國幾個地方真實採集到的口傳故事,來發現文獻版本與民間傳承的差異。
民俗反映出人群的集體活動及其社會意義,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遶境強調從信徒本身到地方都是一體,透過每年舊曆4月15日信徒到淡水清水巖寫四方金,可以看出地方居民的參與,對於平安的渴望,之後在5月初5日請老三祖安四方、5月初6日巡營、5月初7日收兵,遶境的一系列儀式是為淡水街庄民眾生活文化的其中一環。
淡水清水巖與四個外營的位址呼應五虎崗的範圍,老三祖隊伍保持著由人肩扛輦轎徒步的方式,彌補蓬萊老祖隊伍無法行經窄巷的問題,這路線不僅行經清代就已發展出的聚落空間單元,更隨著淡水的都市化,因應居民信仰需求而不斷地調整老三祖的遶境路線,使窄小巷弄中的住戶、新開發住宅區的住戶都有清水祖師遶境,反映居住於淡水的人們對於所處地理環境的認知,經由儀式使之成為宜居、滿足精神需求的生存場域。
這些端午儀式有個人、有家庭、也有社區群體,讓端午節既有個體驅疫治病、健康照護的特徵,同時也有潔淨住家、維護社區安寧的表現。龐大多元的儀式文化,提供各種超自然想像,用以平安度過這個充滿艱險惡疫的時節,有趣是,端午節各項儀式幾乎都與水有關,不僅進出水域,也常在水邊舉行儀式,進出水陸兩大空間之間,似乎也隱含著這個節日的特殊性質。
理論上五日節的香包裡裝的香料,應該要含有具有藥性的香料。配戴驅邪香包,等於是在身上攜帶具預防功能的藥材,不只是美觀,也有驅蟲保健的目的。隨著衛生環境大幅的改善,香囊驅除瘟疫邪毒的功能,逐漸被淡忘,而簡化成為五日節的裝飾民俗。上個月,筆者看到一款進口的香包,是電影《冰雪奇緣》中的艾沙造型,按壓艾沙的肚子,就會開始唱起流行歌曲〈小蘋果〉。這種帶著化學香料的玩偶,已經和五日節香包的原義完全脫節了,而且對身體只怕有害無益。
傳統臺灣的香包,稱為香芳(hiunn phang),或是虎仔香(hóo-á-hiunn),一般都是家庭女性自行製作,而非巿場上販售的商品。過去的社會物資條件缺乏,香包都以碎布拚縫,所以形制較小,一般以別針別在胸前,而不是目前巿面上以紅絲繩垂掛胸前的尺寸。除了自家製作之外,如果鄰里過去一年有新嫁娘,則兒童們就會在端午時向新嫁娘索取香包。因為新娘的喜氣,使得她作的香包更具有驅邪求吉的效果,所以新娘在未嫁之時就會積攢布幼仔(碎布),製作香包,以備夫家鄰里的兒童索取。一來展現自已的女紅精巧,二來也藉著禮物奠定在新的家庭、社區的人際網絡。據說,如果不準備香包分送鄰里的小孩,則新娘未來生的嬰孩會「臭頭」(染上癩痢頭)。
臺灣端午節的飲食習俗頗多,大抵上可分為「儀式性飲食」與「季節性飲食」兩種。粽子是最普遍的儀式祭品,不只見於端午節,甚至在亞洲諸多國家、南島民族,都有以「葉包糯米」的相似食品,並且多半配合著祭祀行為,於祭祀後食用,具有強烈的儀式象徵意義。不過,在各族群文化脈絡中,不管是形制、名稱、內容物,甚至是包裹方式,「粽」的概念都有所不同,祭祀時間也有很大差異,甚至食用時間點也大有不同。
季節性飲食自然是指此時節的重要產物,雖較不具信仰儀式結構,卻是人們渡節時必然面對的飲食習俗;為了節日祭祀,其實也常被拿來作為祭祀品,有時,更結合了部分信仰意涵,只是儀式特徵比較淡薄。我們通常能從臺灣俗諺語中,看出這些民俗飲食的信仰或人文意義。
從自然環境來看,端午節是個悶熱潮濕、適逢雨季的時間點,民俗觀裡經常把「五」月視為惡月,甚至認為五月不能結婚,端午節在五月五日,更是惡中之惡,也因此節日習俗上,從團體慶典到個人儀式,無論是否涉及信仰觀,大抵上都展現出抗惡去煞、潔淨空間並追求身心靈清淨的思想。
端午起源其實與夏至有關,臺灣環境此時經常處於「豪雨」階段,且臺灣民俗觀裡,常對「五月」有特別的「惡」感,「五」經常被認為是「誤」,所以五月不結婚,臺灣拳裡也不使用五,避免誤事。傳統端午節不僅被視為氣候轉折過渡的時節,同時也是冀求驅疫去惡的節日。
競渡本身是一種逐疫、安境的儀式,臺灣傳統競渡大多用以祈求豐收,早期競渡從未採用「龍舟」,而是更貼近生活用具的「竹筏」、「舢舨舟」、「鴨母船」等。「競鬥」與「奪勝」是過渡這個時節的核心儀式主題,在水上競賽曰:「搶水標」、「競渡奪標」,在陸地上競賽,則是「走標」(賽跑)。日本時代,是臺灣競渡意義變化的第一階段,由於端午節經常處於「始政紀念日」前後,因此殖民者不乏透過始政紀念活動,結合此時的競渡民俗,製造官民同歡場面,渡過這個政權交替的重要紀念日。
戰後,競渡變化發展更加劇烈,尤其是過去未曾出現「龍」造型的「龍舟」開始大量出現。目前臺灣第一艘有「龍」造型的競渡船,在現有文獻資料可發現是誕生在1953年6月15日的端午節,由基隆海軍司令部舉行龍舟競渡活動,由於當時臺灣尚未有龍舟出現,也無人製造龍舟,所以採布置軍艇的方式進行,划船者皆坐姿逆划,船體用布包裹製作龍身,也自製龍頭安裝在船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