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洞有神、追著海水跑的媽祖|金包里遶境與二媽回野柳作客
文:簡有慶(士林庄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士林慈諴宮總幹事、神農宮幹事)
金山古稱「金包里」,老街上的慈護宮為其信仰中心。早期先民渡海來臺,奉請金面媽祖隨船護駕,上岸後便在此地鎮守境內、護佑群黎。
嘉慶年間,野柳海蝕洞漂來一尊不知名的媽祖金身,當地居民見其夜間發光,頗感靈驗,遂將洞中神尊迎請上岸奉祀,後經媽祖顯化指示,欲立廟於金包里街,適逢先賢黃士進捐獻廟地,地方仕紳群起籌募緣金創建廟基,於西元1809年(嘉慶14年)廟殿竣成命名為「天后宮」。據1870年(同治9年)《淡水廳志》記載:「天后宮……,一在金包里街,嘉慶十四年黃天進等建,旋燬,吳以賴等捐建。」另有一說,相傳當時庄民無能力蓋廟,一位海盜名為朱濆,來自福建漳州,曾慕名前來參拜並向媽祖許願,事成之後願獨自出資建廟,而後果真如願,便屢行其諾言,因其身分問題無記載留下,此傳說真實與否便不得而知。
天后宮落成之後,居民便前往野柳海蝕洞迎請媽祖神尊,將原始8吋8神尊,置入新塑的媽祖神尊中。原本先民渡海來臺之媽祖神尊,尊奉為「開基金面大媽」,而從野柳海蝕洞(又有一稱為「媽祖洞」)迎請之神尊,尊稱為「金面二媽」。金山天后宮於1841年(道光21年)有過修築的紀錄,至1867年(同治6年)十一月淡北大地震,廟宇建築受到波及而損毀,後來於1873年(同治12年)修建完成,並將廟名易為「慈護宮」。
金包里慈護宮的祭祀圈,早期範圍擴及金包里堡轄下之金山鄉全境(包括頂中股庄、下中股庄、頂角庄、中角庄)、萬里鄉之萬里加投、石門鄉之下角庄,在1901年(明治34年)慈護宮的修建,即由金包里堡境內各庄負責認捐廟宇的建築:前殿由下角庄眾弟子捐獻、東廡由萬里加投眾弟子捐獻、西廡由中股庄眾弟子、後殿由頂角庄眾弟子捐獻。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社會的變遷,慈護宮的祭祀圈逐漸縮為金山鄉本境。
「金包里迎媽祖」源起於清朝年間,由於當地突有大批害蟲入侵,以致稻穗枯萎,五穀欠收,遂迎請媽祖神尊出巡遶境,以除蟲害,當媽祖鑾駕入廟時,頃刻狂風驟雨,歷數日而止,逮農民再巡視田野,已不見害蟲蹤跡,鄉人為求地方靖安,議定每年迎請媽祖遶境鄉里。「金包里迎媽祖」之日期歷經數次變革,最早記錄是農曆4月7、8日。據西元1923年(大正12年)5月26日《臺灣日日新報》云:「廿二、三兩日,例迎北港、關渡、埔頭及本地各媽祖遶境,連日演劇數十檯,是年中第一熱鬧時期云」。當年報紙登載的新曆5月22、23日,即是農曆4月7、8日。因西元1924年(大正13年)往返基隆、金山兩地之渡船「金包里丸號」翻覆造成嚴重傷亡,遂將此日視為不祥之日,後逐漸改在農曆4月15日前後。除了日期上改變之外,活動時間也與以往不同。早期遶境分為三天舉行,1974年(民國63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提倡各界節省祭祀費用,慈護宮遂依政令將遶境合併於農曆4月15日舉行,但關渡(干豆媽)、北港等各地神尊,仍依舊例於4月15日至17日駐駕慈護宮三天。
「金包里迎媽祖」分為兩天舉行,日期為農曆4月15、16日。第一天為「遶境活動」,恭請該宮大媽、二媽以及臺北關渡宮干豆二媽、北港朝天宮宗厚媽、首德媽、三芝福成宮埔頭媽…等各地友宮神尊遶境金包里境內。第二日為「金面二媽野柳作客」,恭請慈護宮金面二媽回昔日被拾起之海蝕洞(又稱媽祖洞),俗稱「二媽回娘家」。這個低於海平面的海蝕洞,只有4月16日當天,因海水退潮的關係,海蝕洞才會出現,居民方能進入祭祀。當日隊伍從金包里街出發徒步前往野柳,進入野柳地質公園後,因海蝕洞地處偏僻,信徒只能以徒手方式,恭請神尊通過海蝕平臺,安奉於媽祖洞中。此時洞中分別有三尊媽祖,分別是慈護宮金面二媽、開基大媽及桃園六媽(此尊為姐妹宮桃園慈護宮因同名之誼駐駕金包里),經道士帶領著信眾祈福後,於海水漲潮前將神尊請回岸上,遶境回慈護宮安座。
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責任編輯:溫宗翰、官怡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