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十八庄,永遠是十八庄人的十八庄

文/莊景程(彰化媽祖信徒)對於十八庄的信眾而言,每年迎媽祖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否被登錄為文化資產並沒有太多意義,他們只想在媽祖遶境的時候,好好置個香案,平等且虔心迎接經過的每一尊媽祖。 無關乎外在紛擾,希望十八庄,永遠是十八庄人的十八庄。
» Read more臺灣民俗大小事,歡迎鄉親作夥來開講
文/莊景程(彰化媽祖信徒)對於十八庄的信眾而言,每年迎媽祖是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否被登錄為文化資產並沒有太多意義,他們只想在媽祖遶境的時候,好好置個香案,平等且虔心迎接經過的每一尊媽祖。 無關乎外在紛擾,希望十八庄,永遠是十八庄人的十八庄。
» Read more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副教授)我們很容易陷入「正邪」之分,但得留心這種簡單的二分法,是出於自己清明的判斷,或是個人偏執的滋長?在我們生命的侷限前提下,讓你我心中多留下空位,以待未來印證,也可以有更多生命探索的可能。
» Read more臺南,是臺灣最古老的城市,境內眾多民間信仰宮廟,皆在臺灣歷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影響全臺;為推廣臺南文史與在地文化特色,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特別創設POCAST頻道「豐華學悅」;主要播放臺南在地文化歷史節目,邀請多位文史工作者與鄉土作家對談;其中「臺南奇廟對談」單元,由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陳益源主講,每集延攬宮廟代表,或民俗研究領域之專家,介紹臺南不同行政區特色宮廟。除了凸顯臺南宮廟文化特色外,節目也介紹臺南各地風土人文與指標性美食,對談內容生動有趣,聽了讓人津津有味,值得推薦!
» Read more圖文:李啟嘉(高中教師,台南學甲人,旅居基隆)在上白礁、學甲香的香路上,沿途各家各戶信眾擺設香案迎接,從市區到郊野,一例如此。據我個人觀察,鄉人擺設香案的習慣,歷經多年無所減退,讓人深為感動。
» Read more文/游啟仲(大里區青年信徒)現任里長為了迎合旱溪樂成宮媽祖遶境,在地方上做了許多違反地方傳統的事,不僅博爐主消失,現在也都不迎請十八庄媽祖。比較令人納悶是,何里長既然只想要讓旱溪媽祖來遶境,為何仍假借是十八庄媽祖來遶境田寮仔,用這個名義向田寮仔里民收取丁錢、香油錢?
» Read more文/李世偉(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教授)
電影<修行>劇簡意深,適合身處婚姻內翻滾者,也適合在婚姻外觀望猶疑者,因為婚姻即修行大道場;電影<修行>適合追求靈性修持者,也適合尋常世俗男女,因為柴米油鹽、愛恨情愁方為真修行。
「東港王船是鬼船」誤解發言個案,顯現對民俗的陌生。民俗信仰是一地風土民情長期累積的成果,其風貌更是如今「在地全球化」(glocalization)風潮盛行時,使我們「愈在地愈國際」的珍貴資產。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