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宋光宇】宗教學者會如何面對死亡?

文/李世偉(東華大學台灣文化系副教授)宗教作為「知識專業」或「生命本業」?宗教學者經常主動或被動地測量兩者的距離,然後終得回身一問。

» Read more

深山裡的人情味:白杞寮玉山岩觀音佛祖遶境

文/賴育瑋(白杞寮文化工作者)白杞寮玉山岩是十三庄的信仰中心,透過觀音佛祖遶境活動而團結,維繫五村十三庄民的感情,成就共同的信仰,形成生命共同體。

» Read more

民俗論壇:當前社會如何面對燒香、燃金、放鞭炮?

文/尹基勳|當前臺灣社會對金香相關政策的擬定引起民間的危機意識和反感,面對如此洪流,學術研究者亦不能置身於外。

» Read more

魚夫真的懂臺南嗎?速讀西羅殿送天師用對話取代對立

圖文/謝奇峰(臺南地方文史工作者)當無知對立取代對話,失去的恐怕是民主社會最重要的價值。

» Read more

庶民生活場域的複合性歲時節慶:沙鹿市仔普

文:鍾弘郡(民俗文化工作者)菜市場是庶民生活的重要場域,透過市仔普,構築人們對於日常生活的文化記憶,也使得人與土地、人與信仰之間的關係更為親密。

» Read more

敬天畏地:彰化縣大城鄉台西村拜溪王

文:姚郁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無形文化資產組 碩士)祭祀溪王為人們敬天畏地的具體展現,喚起我們對於土地的關懷,進而形構與自然和平共處的生活方式。

» Read more

民俗即生活:反思日常中誤解文化之困境

圖文:林奕宏(南華大學社會學碩士班研究生)先入為主的行動常會帶有偏見與歧視,使我們帶上一副有色眼鏡,扭曲原本的樣貌。具備廣泛的知識理解,除了是基礎的人文素養能力培養之外,也是我們能夠入境隨俗最好的展現。

» Read more

玄天上帝為何是屠宰業者的守護神?

圖文:陳鴻輝(松柏坑潮牌設計師)屠宰業往往背負著極大的道德指責,他們為人們的生活而殺生,自然也需要受到拔度。

» Read more

屠宰業守護神玄天上帝醒世金言:豬瘟分毫皆不可,良心一點即金丹

圖文/陳鴻輝(蘆洲受玄宮資訊委員)請善信大德一起參與非洲豬瘟的防疫大作戰,守護母親臺灣。

» Read more

西螺福興宮的宗教文化創意產業及其運作模式

文/柯光任(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碩士)體認宗教存世宗旨,使文化得以獲得關注、深化與良好發展,或許才是宗教組織永續經營的核心價值。

» Read more
1 2 3 4 5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