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香的物質多樣性:頭旗之於香火
每一枝香旗是香客個人乃至家族對於媽祖的信仰、情感,以及對於進香的世代記憶,那麼頭旗就是集體的,每當出發前立起頭旗,香客們自然就會知道進香要開始了,整理好自己的香旗,準備跟隨媽祖踏上進香的路途,當頭旗收起,香客與媽祖約定下次的同行。
» Read more臺灣民俗大小事,歡迎鄉親作夥來開講
每一枝香旗是香客個人乃至家族對於媽祖的信仰、情感,以及對於進香的世代記憶,那麼頭旗就是集體的,每當出發前立起頭旗,香客們自然就會知道進香要開始了,整理好自己的香旗,準備跟隨媽祖踏上進香的路途,當頭旗收起,香客與媽祖約定下次的同行。
» Read more文/鍾秀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候選人)彰化人有這麼一尊名聞遐邇的南瑤媽,又何以會對大甲媽如此瘋狂呢﹖這個疑問就是彰化搶轎的內在成因,也可從彰化人口中一句「咱媽祖是公所的」看出端倪。
» Read more圖文:洪瑩發(中央研究院人社院地理資訊專題中心博士後研究)2000年後臺灣社會開始出現步行進香的風潮。但在現代社會重新「恢復」、「建構」、「辦理」的徒步進香活動時,除延續傳統宗教意義,如「謁祖」、「會香」等儀式以外,為何會特別強調「徒步」形式?其背後又具有怎樣的現代意涵?為何在現代社會,「徒步」被作為進香活動被特別強調的形式?
» Read more文/黃美英(資深人類學者、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生)媽祖的香火,經由「分香」而傳播各地,歷經長期發展,從其分身神或分香廟的地位,逐漸在移居地建立其權威與自主性的地位,各分香廟的「本地化」現象,也表徵了從一個「移民社會」(immigrant society)成為「土著社會」(native society)的過程。
» Read more文/卓佳賢(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生) 每年大甲媽祖進香經過彰化市皆有熱鬧不凡的人潮活動,當媽祖鑾轎過大肚溪進入彰化市之後,便會在市區內繞行大小廟宇。其中,大甲媽鑾轎在彰化市巡繞時,最具知名度且每年均會因此登上社會版面的地方,無非是「民生地下道」,可謂是大甲媽祖進香在彰化的「主戰場」。 大甲媽鑾轎在 […]
» Read more文:林茂賢(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 圖文編輯:溫宗翰 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是臺灣目前規摸最盛大的進香活動,隨著香客增加,進香文化也隨著複雜化,許多世俗物品被賦予神聖意涵,這些物品因為與媽祖有直接或間接關聯而被神聖化,民眾咸信這些媽祖進香中所使用、接觸的世俗物質,具有保平安、治病、 […]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