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船、王爺信仰,被誤認成鬼船、鬼王:從學者的誤解,看容易產生迷思的民俗失語症

「東港王船是鬼船」誤解發言個案,顯現對民俗的陌生。民俗信仰是一地風土民情長期累積的成果,其風貌更是如今「在地全球化」(glocalization)風潮盛行時,使我們「愈在地愈國際」的珍貴資產。

» Read more

神明買柴建廟講誠信:民間信仰建廟神蹟的講述邏輯

文/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這些建廟神蹟,雖然具有虛構性質,卻表現著地方人們與神靈之間真摯的情感互動,而每個講述者在重複講述這樣的歷史情境時,大多認知為真實記憶。

» Read more

池王和戰事:談民間傳說中的神靈交戰

文/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神鬼交戰或神佛鬥法傳說表現著人們對神明威望的尊崇情感,人與神之間的關係,往往建立在神靈事蹟傳頌上,講述者將之視為地方榮耀,同時也是以神性象徵人性、見證人心,用以檢證生活世界中的生活道理、文化觀、道德觀等生命課題。

» Read more

【經典/出神入話】與自己的恐懼和解:瘟與神

【經典/出神入化】恐懼自古皆然,隨著時代演進,對於「未知」疫病的研究已有強大的科學及醫學系統作為後盾,然而可以思索的是,瘟疫反映出來的心理困境究竟是什麼呢?是否能透過未知及已知中,了解自己恐怕的根源,正視而面對?

» Read more

五百庄頭同時迎王、送王,影響全臺、本土創發的五年千歲信仰文化

文:洪瑩發(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五年千歲極有可能是經歷時代演化,才成為今日臺灣民間為信徒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的萬能之神。

» Read more

站在背後的三位母親——由紀錄片《神明事務所》談乩童文化與生命情感

文/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當乩童將自己的生命託付給神時,便註定為社會群體承擔一切的罪與罰,以見證神聖的顯現。

» Read more

肉不勝食賤售四斤:「衝」到政府掠袂著的五年大科

文/洪瑩發(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不管各時代政府怎麼禁,或怎麼介入祭典,對地方而言,謝平安可以合併減省,但五年王四年才一輪,實在不能減除或怠慢

» Read more

感謝吾鄉吾土五年王:站在受眷顧的雲嘉五百個庄頭

洪瑩發(中央研究院人博士後研究)本書目前僅就現有田野資料,呈現五年千歲信仰在大科年時的一個儀式斷面,希望讓社會大眾認識五年大科,重視臺灣重要的文化資產。

» Read more

李豐楙教授推薦《受眷顧的土地》:南北巡狩五年到,彰顯臺灣王爺信仰多樣性

文:李豐楙(政治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南為南鯤鯓五府千歲(五王)、北則馬鳴山鎭安宮「五年大科」,許多庄廟就會選擇參與其一,難免也有重叠的,故有南巡與北巡的説法。

» Read more

臺馬王爺信仰交流紀實(四)臺灣最強文化外交是民間信仰

圖文:洪瑩發|當臺灣內部還在討論台灣的競爭力與實力如何?還在自怨自艾小國寡民,臺灣民間社會已經透過宗教文化交流走出臺灣,開展文化軟實力與國民外交

» Read more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