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民俗會議專輯】被發明的文化替代性:以米代金的荒謬想像

圖文:陳韋誠(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班)2010年,環保署於中元期間將減少燒金紙列入地方政府空氣品質改善績效的考評項目,喊出「以米代金」的口號,試圖「倡導」民間社會透過購買白米取代紙錢燃燒的祭拜方式

» Read more

【物質民俗會議專輯】吉祥.技藝.美感──台灣線香包裝的前世今生

圖文:張靖委(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線香是許多台灣民眾所熟悉的物品。由於線香要陳列於貨櫃展示,使包裝顯得重要,在市面諸多商品中也形塑出獨特風格。

» Read more

節日文化都是複合傳承:你會分辨清明、寒食與上巳嗎?

文/溫宗翰(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執行編輯)從古至今,不同地方無論是清明、寒食或上巳的節日文化,都不是只有慎重追遠這麼簡單,還有利用此時節外出踏青,在掃墓過程中祈求生命順遂、追求作物豐收等,具有年度最豐富的春季儀式意義。

» Read more

北臺灣最有人情味的廟會:關渡二媽回駕龍形

文/簡有慶(士林庄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士林慈諴宮總幹事、神農宮幹事)龍形迎關渡媽祖回鑾遶境,不僅可享有初春期間迎請關渡大媽及二媽遶境的特權,並可任意迎請廟中所有媽祖分身,堪稱為北臺灣最有人情味的廟會活動。

» Read more

上元節福滿人間:六堆客家聚落作福

圖文:張靖委(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元宵節自古便是漢人社會重要的節慶,而高屏溪流域一帶的六堆客家聚落則開始籌辦作福。作福是六堆客家社會具代表性的新春文化,源自對福德正神的信仰,每年於新春舉辦作福以祈求豐年,年底舉辦完福以酬謝神恩。

» Read more

環保不能曲解信仰:香與金都是無可取代的物質

圖文/陳韋誠(國立交通大學族群與文化碩士班)農曆年前,燒香、燒金的議題備受矚目,環保署邀集各地宮廟重申「以功代金」、「以米代金」的政令,並提出減少香金焚燒的SOP:從集中燒、減燒,到最後不燒。造成民間社會議論紛紛,但不燒香和不燒金真的可行嗎?

» Read more

掗頷垂(é-âm-sê),宮口吃鹹糜:安平廟宇歲末送神儀式

圖文:吳明勳(安平地方文史工作者)每年歲末農曆12月24日,是民間習俗中的「送神日」,相傳這日百神將要返回上天朝謁玉帝,於是民眾無不準備豐盛祭品與甜料祭拜一番,望神明返回天庭時能幫忙多說些好話,好讓來年能得到上天的眷顧,多些好運。

» Read more

不燒金紙?想招惹王爺生氣?|來看重視質材數量的新塭尹王爺金

圖文:黃偉強(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碩士生)既然燒香、燒金是深植於民俗文化中的一部分,就應該要使文化有自主發展的可能,取得文化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平衡,這才是民主社會的基本價值。

» Read more

王爺公庇護觀音媽故鄉:高美五里拜溪頭的災難記憶

圖文/陳韋誠│農曆9月1日前一天下午,高美五里居民備妥祭壽金、四方金、銀箔、更衣等金銀紙錢與祭品,陸續前往大甲溪南岸堤防,各里公廟也紛紛迎請主神上轎或搭乘神明車到文興宮溪頭營集合,準備進行一年一度的拜溪頭儀式。

» Read more

你知道這些祭品的意義嗎?府城與安平常見普度品的意義解析

圖文:洪瑩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食無三把蕹菜,就欲上西天」,是臺灣常聽見的一句俗諺,意思是指自不量力,也充分表達普度民俗中的祭品意涵,成為民俗俚語的代表之一。普度是臺灣漢人常見民俗儀式的通稱,可能會因為其舉辦的時間、地點、對象、舉辦者、執行者等,而有不同的變化與稱呼,但一般民眾還是習慣性將「準備祭品,祭祀孤魂野鬼」的儀式活動,稱之為「普度」,常在農曆七月與舉行醮典儀式的最後舉辦。

» Read more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