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艋舺大拜拜,看百年老城的滄海桑田

圖文/鍾秀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候選人)

艋舺一年一度的盛事——迎青山王,又將到來,這個俗稱「艋舺大拜拜」的地方大事,除了熱鬧的場面外,也在年復一年的慶典進行中,見證了地方的興衰起落。

迎青山王是指艋舺青山宮主神靈安尊王(俗稱青山王)的聖誕慶典,於農曆十月廿至廿二舉行,前兩日暗訪(夜間出巡),第三日全日遶境。

2015年,青山王神輿經過爐主壇

2015年,青山王神輿經過爐主壇

▋顯靈救難的青山王

相傳青山王是三國時代吳國的武將張梱,因禦敵戰死,葬於縣堂。北宋時,新任惠安知縣崔知節向其墳參拜時,墓碑傾倒,碑後刻有「太平興盛間,古縣本惠安,今逢崔知節,送我上青山」字樣,字跡斑駁,絕非新刻,崔縣令震驚,再查境內確有青山一地,故與地方商議,將張梱遷葬於青山,並建廟塑像恭祀。另一說青山王生前乃五代十國之閩國將軍張梱,奉命駐紮青山,治軍嚴明,使匪徒不敢侵犯,死後地方立廟奉祀。

南宋時,金人舉兵南下,與宋兵戰於采石,卻見張梱旗幟,指揮部眾殺敵,守將虞允文後查,張梱乃惠安青山所祀神明,前來顯現助陣,故上報朝廷,高宗敕封為「靈安尊王」,並賜廟匾「青山宮」。此後,青山王顯靈救難事蹟不斷,神威遠播。

艋舺發展極早,是當時台北最熱鬧的地區,俗諺「一府二鹿三艋舺」,即在描述繁華的榮景。但清咸豐三年(1853年),艋舺發生嚴重械鬥「頂下郊拚」,下郊同安人戰敗,帶著所信奉的城隍爺逃至大稻埕,頂郊的三邑人雖然戰勝,卻也元氣大傷。翌年,艋舺發生瘟疫,眾人束手無策,故回家鄉惠安恭迎青山王神尊來台,於大溪口登岸,途經舊街時,神輿突然沉重無法繼續行進,擲筊請示後,暫立小祠奉祀,也開啟了青山王信仰在艋舺的發展,驅瘟逐疫外,地方也流傳青山王鎮壓蟾蜍精及消滅鼠疫的傳說,神威顯赫,成為艋舺人重要的信仰。在經歷械鬥、瘟疫後,艋舺又因港口淤積、地方排外等因素逐漸沒落,商業重心遂轉往大稻埕,此消彼長間,道盡了歷史的無奈。

華西街夜市是台灣第一個觀光夜市

華西街夜市是台灣第一個觀光夜市

▋艋舺的另一個過年

有廟就有慶典、就有熱鬧,是漢人社會的重要特色,因為廟口不只是信仰中心,也是民眾休憩互動的場所與重要的商業集散地,具有重要的社會功能,而迎熱鬧或慶典,則是能發揮整合各類功能作用的平台。

擁有百年發展歷程的艋舺,境內名寺古廟相當多,例如著名的龍山寺、清水祖師廟等。但在戒嚴時期,因政府節約拜拜、統一祭典的政策下,將龍山、雙園兩區的祭典,併入青山宮的祭典日期舉行,因此,全艋舺的宮廟軒社都在這天動員出陣,家家戶戶擺桌請客連續數天,相當熱鬧,也讓青山宮的信仰範圍擴及全艋舺,慶典規模之大,與大稻埕迎霞海城隍、大龍峒迎保生大帝並列「台北三大廟會」,名聲因此響遍全國。解嚴後,統一拜拜禁令解除,各廟可各自舉行慶典,全艋舺的宮廟軒社都於迎青山王時出動的盛大場面已不復見。

華西街搭設的宣傳海報及紅壇(江怡葳攝)

華西街搭設的宣傳海報及紅壇(江怡葳攝)

青山王祭典頗富特色,例如具司法神性格,故與大稻埕霞海城隍祭典相同,先進行兩夜暗訪緝惡,隊伍以青山王神輿及青山宮所屬子弟軒社義英社、義安社、鳳音社及八將團為主,其中又以八將團最受矚目;義安社謝范將軍的搭肩齊走絕活也為人樂道;鳳音社文判的腳步獨樹一格,可惜已難再見;義英社歷史則最為悠久。沿路接駕的紅壇也是觀賞重點,從搭建形式、神尊、擺設、接駕陣頭等都相當精彩,正日則匯集了南北各路陣頭,綿延數里,可謂艋舺人的另一個過年。

謝范將軍搭肩齊走,是義安社的特色

謝范將軍搭肩齊走,是義安社的特色

俗稱阿公店的飲酒店匯聚成街,是艋舺獨一無二的特色

俗稱阿公店的飲酒店匯聚成街,是艋舺獨一無二的特色

▋走過古今街市風景

若循著社會變遷的脈絡,更增添幾許情境。早期艋舺境內商業活動熱絡,加上擁有情色特區,因此代表地方勢力的角頭文化在全臺數一數二,例如名震縱貫線的芳明館與華西街;擁有阿公店群聚區域的頭北厝;黑道最後仲裁者許海清,則出身河溝頭;早年號稱台北三大賭場之二的龍山寺口及加蚋仔,並出了不只一位的賭場教父;發生全台第一起對派出所開槍的地區;在西門町鬧區發展出的萬國幫;也有因中央市場遷移形成的新勢力環南、及因遷移原龍山寺前龍山商場而消失的露店等,多年來所造就出的江湖豪傑、所積累的武林故事相當豐富,看在外人眼裡也許沒有感覺,在慶典中卻見端倪,例如許多陣頭都會冠上角頭名號,代表地方勢力與實力,如會社尾金龍團、芳明金獅團、崛江町飛龍團等,是觀賞艋舺大拜拜時可多留意的特點,有些團體雖然沒有出陣,但會搭壇接駕。

環南擔任頭家時之接駕紅壇

環南擔任頭家時之接駕紅壇

露店金龍團

露店金龍團

會社尾金龍團神轎花車

會社尾金龍團神轎花車

崛江町飛龍團

崛江町飛龍團

跟著繞境隊伍的過程,可以細細觀察,雖然身處首善之都台北,艋舺更像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似與台北市沒有太大的關連,龍山寺前聚集看明牌的群眾、不時有在路邊招攬生意的小姐、擁有特殊客群且群聚的阿公店等,這一切都無法在台北、甚至台灣其他地區見到。暗訪時,陣頭便會穿梭在阿公店林立的梧州街、三水街一帶,也會進入潮流時尚的天堂―西門町,時空不斷交疊錯置的換位,如果不是艋舺大拜拜,一般人可能很難有這樣的體會,而這樣的換景,是艋舺大拜拜迷人之處。

於阿公店群聚的梧州街、三水街一帶搭紅壇接駕

於阿公店群聚的梧州街、三水街一帶搭紅壇接駕

三水街、梧州街一帶阿公店林立,到了夜晚燈紅酒綠

三水街、梧州街一帶阿公店林立,到了夜晚燈紅酒綠

陣頭行進至西門町

陣頭行進至西門町

艋舺地方產業的興衰,也與政經發展息息相關。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期間,執行掃黃並廢公娼,電動玩具也從盛極一時後被大力掃蕩,加上特種行業的產業轉型,不論從業者或消費者,都轉往新型態的酒店,留在艋舺的,已是特種消費鏈的最末端,客層與金額都在底層,艋舺繁華榮景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治安問題,人口也因此嚴重外流,加上少子化,人力與財力都急遽萎縮,艋舺已隱匿在台北市首都光環的最末層。

原龍山寺前之龍山商場被艋舺公園取代後,露店也因此消失(江怡葳攝)

原龍山寺前之龍山商場被艋舺公園取代後,露店也因此消失(江怡葳攝)

▋來艋舺找尋當年人文遺緒

近十來年,因懷舊復古的風潮,加上房地產的迅速膨脹,艋舺似乎又嗅到了一絲生機,地方勢力紛紛插旗土地開發,加上電影「艋舺」的行銷以及西門紅樓及西門徒步區整體的改造,觀光客大增,各地遊客湧入旅足艋舺這個百年老城,艋舺的活力看似有恢復的跡象,但在表層背後的地方結構,似乎還是步履蹣跚地苦苦在後追趕。

今年青山宮的爐主,由出身芳明館的原生開發公司董事長擔任。芳明館,這個台灣江湖界的老字號,名號響亮,因地盤就在公娼寮所在的寶斗里,當地繁榮時,擁有穩定的經濟來源,實力雄厚,相當活躍,也出了不少能人,更是社會版的常客,但在一連串的內鬨事件後已沉寂許久,此次因青山王祭典再上檯面,地方想必百味雜陳。

芳明館搭壇接駕

芳明館搭壇接駕

看熱鬧時,跟著尊王的腳步,除了欣賞熱鬧的陣頭與各接駕宮廟紅壇的熱情外,也別忘了細細品味,這一切只會發生在廟會時的人文遺緒。

民俗亂彈-01歡迎訂閱民俗亂彈粉絲專頁

回饋與討論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