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婆靈聖:請神迓媽祖的民俗意涵

文/林美容(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退休研究員、慈濟大學退休教授)已有百年歷史,台中霧峰、烏日、大里與太平等地的「東保十八庄迓媽祖」(大屯十八庄迎媽祖),總共有十八個村庄參與,他們沒有共有廟宇,卻共有「十八庄媽」,以香爐或是神像的形式來展現。

» Read more

臺灣古蹟仙:林衡道先生的sloppy style

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林衡道先生揮汗在古蹟前辛苦解說的神情,我想曾是許多人心中的一個風景,僅以此文紀念之。

» Read more

生死智慧:人會選擇或決定離世時間?

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累世的資糧,此世的修持,都是慧命之所繫,能夠知曉明白的或許就是那本自清明的覺性。

» Read more

一生懸命留遺著:劉枝萬先生新書《臺灣の法教》書後語

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這本書是劉先生留給世人的最後遺著,作為一個純學者,他用他的著作和這世間做了最好的道別。

» Read more

民俗思維(ㄧ):隨緣與作主

撰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隨緣可能成為怠惰的託辭,順勢也可能讓人迷失方向。如何在菩提願景之下為自己當家作主,隨順因緣度化眾生?

» Read more

劉枝萬博士的學術貢獻與啟示

文/林美容(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退休、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劉先生的研究成果也已經樹立了台灣自己本身的學術傳統。

» Read more

林美容談劉枝萬:一生懸命的臺灣民俗學典範

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劉枝萬為台灣民俗與宗教豐富的內涵貢獻了紮實的、深刻的研究,因之而享譽國際,是為台灣之光。

» Read more

台灣鬼仔古:你認識潛伏身邊的鬼嗎?

文/林美容 (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死亡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生命形態的開始。關於鬼的世界,我們何妨看作是人的延續。

» Read more

萬年香火:民間信仰中的香火觀

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臺灣民間社會很重視薪火相承,「香火」觀念存在於我們的祖先崇拜、神明信仰,意即香火代代傳承不曾熄滅。

» Read more